[发明专利]污水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4531.2 | 申请日: | 201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5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裕华皮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52;C02F3/06;C02F3/10;C02F3/3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陈子勋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方法技术领域,特指皮革制造过程中的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图1是目前申请人在皮革制造过程中的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图,其流程按图示箭头方向进行。
一、预沉池。
现有1-8号预沉池,污水中SS(悬浮物)较高,预沉池中有较多的污泥。由于现有预沉池为平面底,污泥不能在底部集中收集,预沉池的污泥清理较困难,所以应进行改造。
二、集水池。
由于原有集水池体积太小,对污水的调节能力不够,而且池面地势较低,下雨时容易积水。所以应彻底改造,根据新工艺的要求,改为污泥浓缩池,并增高池体,以防止积水。
三、初沉砂池、沉砂池
原有沉砂池建造不规范,而且池体高度不够,无法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应进行改造;原有配置的加药池和预沉池建造不规范,达不到预沉的目的,而且池体靠支撑柱悬于地面上,不能进行了改造,所以拆除该池体。
四、混凝剂及反应池。
现采用的混凝剂为铁盐类,由于反应条件要求及对此认识的不足,作为此类污水处理最重要的单元操作未得到重视,是造成现有工程处理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1、铁盐类不适合作为本项目的主导混凝剂,应予以更换。
(1)、铁盐类混凝剂产生的污泥量非常大;
(2)、反应条件要求的PH值不适合污水PH值;
(3)、剩余盐类对好氧生化处理不利,影响很大;
(4)、处理后水质不清,色度偏高。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会选择硫酸亚铁作混凝剂。使用硫酸亚铁须选用石灰(或氢氧化钠)预调PH值至10-11,再加硫酸亚铁。在此过程可去除三价铬离子、色度、悬浮物,COD、BOD下降约50%。S2-与Fe2+反应形成沉淀,也可以去除S2-,而且硫酸亚铁、石灰均是很便宜的材料。单纯从物化处理来看,确实是首选混凝剂。
但选择硫酸亚铁作混凝剂的缺点有:(1)、Fe2+会在污水中大量残余,使得处理出水在后续生化曝气过程中,Fe2+氧化成Fe3+。Fe3+在中性条件下会产生絮体,积累在生化污泥中,使得生化污泥矿化,活性不高,填料也不易挂膜,COD的去除率因此降低。这样就无法保证或根本不能达到生化处理的去除目标。
(2)、由于水中存在Fe3+,使得出水外观呈黄色、浑浊,不易在短时间内沉淀下来,出水外观不好看,悬浮物有超标的可能性。
(3)、采用硫酸亚铁会产生大量的污泥,处理费用同样不低。
2、物化反应池应设计不规范,根据混凝实验实测情况对此类污水应在高强度条件下反应。
五、现有加药池及预沉池池体结构布局不合理,而且高度不够,应彻底改造。
六、现有活性污泥池采用表面曝气,处理效率低,应适当改造。
七、现有的一段氧化池和二段氧化池体积不够。
八、现有一段沉淀池和二段沉淀池表面积过小,而且沉淀池建造不规范,应彻底改造。
九、现有砂滤池易堵塞,而且反冲洗效果不好,应彻底改造。
十、现有气浮池加在处理流程最后,作用不大。
十一、现有污泥的干化池没有使用。由于产生的污泥过多,采用污泥干化池难以完全处理污泥。所以要彻底改造污泥干化池。
十二、由于污水中氨氮较高,用一般的生化法对氨氮的去除率不高。
因此,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需要设计出一种较合理的、造价低的污水处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污水处理方法,该污水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各种杂物及有害物质,使出水排放达到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污水进入集水池;污水在集水池内用泥浆泵抽到预沉池;污水在预沉池进行初步的固液分离,上部污水自流进入调节池;调节池污水提升到物化反应池;污水经物化反应池反应后进入初沉池;经初沉池固液分离后,初沉池的上清液进入活性污泥池中,进行生化处理;活性污泥池生化处理后的出水先经过生化沉淀池,生化沉淀池上清液进入接触氧化池中;接触氧化池出水进入反应池反应;反应后污水进入终淀池,经沉淀后再进入曝气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出水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裕华皮革有限公司,未经江门裕华皮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45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