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冬凌草外用抗菌霜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84358.6 申请日: 2010-05-27
公开(公告)号: CN102258568A 公开(公告)日: 2011-11-30
发明(设计)人: 翟红波;梁菊 申请(专利权)人: 迪特克(济源)绿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53 分类号: A61K36/53;A61K9/06;A61P31/04
代理公司: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代理人: 霍彦伟
地址: 454650 河南省济***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冬凌草 外用 抗菌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外用抗菌霜剂,具体涉及一种冬凌草外用抗菌霜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皮肤外用抗菌消炎霜剂或软膏主要有以下三大类:

一是类固醇激素软膏。肤轻松、皮炎平、去炎松、派瑞松等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是皮肤科最常用的外用药。能在短时间内快速缓解症状,它们具有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对各种皮炎、湿疹均有良效等优点,深受广患者欢迎。但是这类药有副作用大,多产生依赖性,症状将反复发作,皮肤更加敏感。患者为了避免停药后的痛苦,完全依赖于激素,会使皮肤明显变薄,毛细血管扩张,有时出现紫癜等,特别是在面部可出现更深的持续性红斑;用激素时间越长,产生反跳性过敏也就越重,可使皮肤变薄、脆弱、萎缩、毛细血管扩张,从而使皮肤易受损伤,并诱发紫癜、真菌感染、痤疮样皮炎等;也可出现轻度多毛、多汗、皮下出血和伤口愈合困难;此外,还有一些皮肤病不适宜使用激素类制剂。

二是含咪康唑、甲硝唑、吡啶酮酸类、氟喹诺酮类等外用剂型。这类皮肤外用药由于是抗菌素类成分,常常引起暂时性的皮肤干燥、瘙痒、偶尔接触性皮炎。长时间使用,经过皮肤吸收代谢后导致恶心、便秘、胃肠道不适等。

三是以纳米银为主要成分的外用凝胶等,主要由纳米银和医用高分子构成。外用于皮肤后,能够缓释放出纳米银粒子,抑制并杀灭与之接触的病菌,包括痤疮丙酸杆菌、糠秕孢子菌、表皮葡萄球菌,并有促进皮肤愈合的作用。主要用于体癣、股癣、手足癣、花斑癣(汗斑)、牛皮癣、湿诊感染及由细菌、真菌引起的各类皮肤炎症以及妇科炎症,但治愈率低是其主要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植物提取液制成的一种中药强力抗菌外用剂,也就是一种冬凌草外用抗菌霜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冬凌草外用抗菌霜剂的制备方法,它的步骤如下:

(1)热回流法提取冬凌草中的生药浸膏;

(2)制备油相:在10~15重量份的硅油中加入15~20重量份的液体石蜡,15~25重量份的白油,5~15重量份的透皮促进剂,搅拌均匀;

(3)制备水相:将1~4重量份的交联聚丙烯酸树脂,溶于80~100重量份的水中,再加入5~15重量份的甘油,5~15重量份的聚乙二醇,搅拌10~40分钟,加入5~15重量份的步骤(1)中制备的生药浸膏,最后加入5~15重量份的乳化剂,搅拌10~40分钟;

(4)将步骤(2)中制备的油相和步骤(3)中制备的水相在50~70℃的水浴中加热,然后将水相加到油相中,搅拌冷却至室温,调pH为6.0~8.0,制备成霜剂。

所述步骤(1)中冬凌草的提取步骤如下:将冬凌草用75~95%的乙醇在70~80℃条件下回流提取1~2小时,过滤后,浓缩、脱色,在40~50℃的条件下干燥。

所述步骤(2)中的硅油为二甲基硅油、环甲基硅油或乙烯基硅油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

所述步骤(2)中的透皮促进剂为薄荷醇、月桂氮卓酮、聚乙烯基吡咯烷酮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

所述步骤(3)中的交联聚丙烯酸树脂为卡波姆ultrez-10、卡波姆940、卡波姆941、卡波姆934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

所述步骤(3)中的聚乙二醇为PEG-400、PEG-600、PEG-1000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

所述步骤(3)中的乳化剂为吐温系列或脂肪酸单甘油脂、蔗糖酯、山梨糖醇脂、大豆磷脂、丙二醇脂肪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

所述步骤(4)中用浓度质量分数为15~20%的NaOH调pH为6.0~8.0。

所述步骤(4)中用浓度质量分数为15~20%的KOH调pH为6.0~8.0。

本发明中,冬凌草提取液中主要成分是冬凌草甲素和冬凌草乙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济源产冬凌草的醇提物为主要成分,制作了一种皮肤外用霜剂。体外抑菌实验显示,该霜剂对苏云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豚鼠皮肤刺激试验表明,该霜剂对皮肤无刺激性,安全可靠。本发明药液可直达病变部位,杀菌力强,吸收快,作用迅速,对内脏无伤害,使用方便,安全无毒副作用。

(1)抑菌活性实验方案

样品浓度分别为0.5%1.0%5.0%10%。阳性对照为氨苄西林15μg/mL。结果如下:

(2)豚鼠皮肤刺激实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迪特克(济源)绿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迪特克(济源)绿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43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