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滚筒式硬币分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4300.1 | 申请日: | 201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7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健;祝凌云;郑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D3/06 | 分类号: | G07D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筒 硬币 分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筒式硬币分离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硬币分拣装结构复杂,造价高,不利于市场普及。
近年来,由于国家增大了硬币的发行量和流通量,且无人售票、自动售货机等的应用赋予了硬币更大的用途,特别是公交公司、金融部门等硬币主要聚集场所,要对大量的硬币进行分类,相应的市场上已经产生了功能较强的硬币分离机,但由于其价格昂贵且国内人力成本较低的特点,致使大多场合还是普遍采用人工处理的方式,这种手工方式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容易出错。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硬币分拣装结构复杂、造价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造价低,结构设计简单,有利于市场普及的滚筒式硬币分离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滚筒式硬币分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筛选主体,所述筛选主体包括三层筛选滚筒,所述三层筛选滚筒通过上、下端盖连接并倾斜固定在转动轴上,所述内层筛选滚筒的上端套有滚筒帽,所述内层筛选滚筒的滚筒帽端连接有落币斗,所述落币斗下底面依次固连有旋转开关座、导向口,所述旋转开关座中安装有旋转开关;所述各层筛选滚筒的壁面上开有筛币孔,所述筛币孔大小从内层筛选滚筒到外层筛选滚筒依次减小;所述外层筛选滚筒的下侧设有最小硬币的外层接收装置,所述筛选主体的下端连接有各层筛选滚筒的硬币接收装置,所述硬币接收装置上设有各种大小硬币的输出通道,所述每个输出通道均连接有硬币接收容器。
进一步,所述各层筛选滚筒上的筛币孔大小由所筛选的硬币大小决定,所述各层筛选滚筒的各筛选孔中心形成的三角形的中心设有导向柱,所述各层筛选滚筒的内壁均匀分布有螺旋挡片。
优选,所述三角形以孔径2倍的边长呈等边三角形。
当硬币被集中放入大容量的落币斗内,通过调节旋转开关至适宜流速时,硬币通过导向口和滚筒帽进入内层筛选滚筒的上端由于筛选主体以一定的角度倾斜同时通过外力转动转动轴带动筛选主体滚动使得硬币随自重下滑翻滚,所述的硬币一般会处于如图3的状态,当硬币直径小于筛币孔时硬币可以通过a号筛币孔掉入下一层筛选,如果没掉入则会与导向柱碰撞进入b或c号筛币孔。当硬币重叠时如图4所示,螺旋挡片可以梳理硬币使之有序的被筛选同时螺旋挡片也可防止硬币直接滚出筛选区造成的错误。经过内层筛选滚筒筛选最终流入内层硬币输出通道的是直径最大的硬币。通入筛币孔的硬币则进入中层筛选滚筒以同样的原理稍大直径的硬币进入中里层硬币输出通道,小硬币则进入外层筛选滚筒,稍小直径的硬币进入中外层硬币输出通道,最小硬币则掉入外层接收装置,并最终进入外层硬币输出通道,此过程已完成了本发明的硬币分离功能。
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大量硬币聚集场合,如公交公司、金融部门等。本发明解决了硬币分拣过程中的分类,也为后续计数、包装提供了条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作为人工分离硬币的辅助工具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现有的计数、包装技术实现完整的硬币分拣过程。
本发明的优点:
(1)采用滚筒式分离方式特有的多层设计具有连续性持续大流量分离特点;
(2)具有多个硬币同时筛选功能;
(3)有螺旋挡片及导向柱作用可有效防止混币现象,提高分离效率;
(4)可以作为人工分离硬币的辅助工具单独,也可结合计数、包装技术实现完整的硬币分拣过程应用灵活;
(5)迎合市场需求设计,结构简单、合理,加工制作方便,成本较低,有利于市场普及。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各层筛选滚筒的筛选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各层筛选滚筒的筛选过程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硬币接收装置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硬币接收装置的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硬币接收装置沿图6中A-A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43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