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富硒葡萄及其栽培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84012.6 申请日: 2010-05-27
公开(公告)号: CN102257942A 公开(公告)日: 2011-11-30
发明(设计)人: 戚仁海 申请(专利权)人: 盐城中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7/02 分类号: A01G17/02;C05G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24731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纳米 葡萄 及其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是涉及一种保健食品生产的栽培技术,特别适用纳米硒功能保健葡萄生产的栽培。属于作物栽培技术。

背景技术

生物酶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活性物质,硒就是其中一种生物酶的活性中心的物质,如果人体缺硒,那么这种酶的生物活性就非常低。所以说,硒是人体内非常必须的一种抗氧化的主要成份。如果缺硒,人的免疫能力就会大大降低,而且有一种观点认为,病毒在复制过程中要大量消耗硒会造成人体内缺硒。另外有发现易感人群中普遍存在缺硒状况。

硒分为元素硒、无机硒和天然有机硒三种。硒的特点是生物活性和毒性之间范围极端狭窄,为此,各国科学家研究了许多硒化合物,试图寻找活性高、毒性低的硒形式。随着纳米技术的成熟,科学家采用先进的纳米技术,将零价硒(元素硒的一种)制成纳米颗粒硒--纳米硒。纳米硒与一般零价硒相比,发生了生物性质的突变。用纳米技术合成的硒——低毒高效红色纳米硒,其特点有二:第一,它是零价硒,过去这种硒是没有活性的,而如今的零价硒活性很高,它遇到氧化剂就起还原作用,遇到还原剂就起氧化作用。第二,由于高活性的特性,因而对人体的危害性大大减少,可以补充低剂量硒相当于以前高剂量的营养含量,从而避免了给人体带来的副作用。所以纳米硒使硒的物质结构由原来分子态的化合物变成了纳米态的零价物质,不仅使人体充分吸收硒、降低了其毒性,而且还具备较好的生物活性。

2010月18日,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节目中,报道了在江西宜春市温汤镇,有个一个被百姓称为“无癌长寿村”的村庄。这里的百岁老人很多,并且身强体壮,这里的人尤其不得癌症。为何能成为无癌长寿村?据专家分析,首先是该地的水土含硒量高,特别是该地拥有800多年历史的含硒温泉水,温泉水的含硒量在全国罕见。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缺硒会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各种肿瘤、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贫血和白内障等40余种疾病的高发率是与长期缺硒密切相关。国内外大量医学临床实验证实:人体缺硒会造成重要器官机能失调。美国1983~1996年补硒试验,补硒人群癌症发病率和死亡降低37%和50%。其中肺癌、前列腺癌和直肠癌分别降低46%、63%和58%。美国癌症研究所医学专家指出:“适量的硒几乎能防止一切癌变”。

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WH0)向全球宣布:“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人体正常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因此,“硒”成为…一个主宰生命的微量元素。但人体自身不能合成,能达到满意的健康水平,预防和医治现代文明病,就需要天天坚持补硒。

目前,全球有20亿,我国有3亿人生存在缺硒环境中。我国是贫硒国家,近年,国家对1094县(市),14473个作物和牧草采样点和805个土壤样品检测证实:我国有72%的地区属国际公认的缺硒地区,其中29%地区属低硒区。是世界上缺硒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约有上亿人缺硒而引发各种疾病。中央电视台一套“夕阳红”栏目专题《抗癌防衰话补硒》、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国新闻、国际新闻、北京电视台新闻、湖南新闻、安徽新闻等及各地地市级电视台、人民日报、北京晚报等为了引起老百姓的重视,均以新闻播报的方式报道了缺硒的危害,号召:“全民补硒,刻不容缓!”

研究表明,硒在人体内总量为14~20mg,广泛分布于所有组织和器官,浓度高的有肝、胰、肾、心、脾及指甲,脂肪组织最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硒的日摄入量为50~200微克,据13个省(区)营养调查显示:成人每日硒摄入量仅26.6微克,缺硒状况普遍存在,身体健康受到威胁。科学家更郑重呼吁:若长期低于每日50微克,就容易引起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因此每日适量补硒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事关人民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大事。

发明内容

为了增加葡萄生长过程中的含硒量,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纳米富硒葡萄及其栽培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

1、基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地建园。

2、造园:开挖50×50cm的定植沟,将土与有机肥以3∶1充分混合后回填沟内,先填心土,后填表土,待填至距地表15厘米处,灌透水,土壤下沉后,种植前,将纳米硒粉剂8g,均匀喷洒在1000kg纯干鸡粪有机肥中充分拌匀后的纳米硒有机肥填入定植沟内。

3、栽植:在定植沟上栽植葡萄,栽植株距1.5米,行距5米(为设施大棚每跨宽度),每亩栽90株。

4、育苗:栽植完成后,铺设滴灌带,上面覆盖黑色薄膜。栽植过程实施全程的避雨和滴灌栽培,通过施用有机肥、使用滴灌和避雨栽培可以大幅度减少病害的发生,确保产品的品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中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盐城中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40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