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颈椎结构体模拟颈后伸肌群的半在体生物力学实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3872.8 | 申请日: | 201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3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房敏;程英武;方磊;朱清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雷绍宁 |
地址: | 2004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椎 结构 模拟 颈后伸肌群 生物力学 实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力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模拟颈后伸肌群的颈椎生物力学实验方法。
背景技术
颈椎疾病(Cervical Syndrome,CS)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呈高发病率和年轻化趋势,并逐渐成为一种新型职业病。由于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屈颈机率大为增加,使颈部软组织和颈椎主要结构因工作姿势、生活习惯等原因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作为屈颈活动支配肌——颈伸肌群在不良体位、精神紧张等因素影响下,由于对抗因重力而产生的前负荷,呈离心性收缩,可引起肌纤维损伤、肌力减弱,直接导致颈椎静力平衡破坏或力学性能降低,其病变的直接结果便是临床颈椎病发病率的日趋增高,并向年轻化发展。
虽然颈椎病发病机理复杂,至今还没有统一认识。但颈部软组织力学性能降低是颈椎病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提高颈部软组织力学性能改变在颈椎病发病机理中的认识,是脊柱推拿研究的重要问题。目前,在众多的研究方法中,通过生物力学模型来研究颈椎病的发病机制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
根据生物力学模型构成的特点和用途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1.离体模型
离体模型由人或者动物的尸体标本制成。在实验中解剖的因素占据比重较大时,通常需要使用此类模型。由于人类离体标本具有良好的人体代表性,离体模型在颈椎生物力学研究中应用甚为广泛。离体模型实验的开放性使我们能直接观察测试,并能定量化的反映颈椎组织内部结构生物力学的变化关系,如模型加载后颈椎间盘、关节突、关节的应力情况。故能为颈椎生物力学研究提供切实可靠的模型支持,研究结论也最具有实用性和代表性。但此类模型的适应性并非无懈可击,国内外颈椎的生物力学模型多数剔除颈部周围的软组织,忽略了颈部软组织对椎间盘及骨关节的作用。离体实验的模型与人体活体生物组织力学性质有差异,所得出数据不能真实的体现活体组织,加之医学伦理学和传统道德的约束,使得人体标本的获得极为困难,从而为其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动物模型虽然可以作为人体模型的替代,但由于其自身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上的差异性,无法准确有效的模拟人颈椎病理和生理过程,动物模型在颈椎伤病机制的研究中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2.在体模型
在体模型通常分为活体动物模型和人体模型。在需要对例如植骨融合率、内固定后的骨量减少和疤痕组织生长等生命现象进行研究时,此种模型具有很高的试验价值。但人体活体模型容易被受试者的主观意识和中枢神经系统所影响,无法准确模拟颈椎生理和病理过程,对操作测试的中数据会有偏差。进行活体研究又存在缺乏有效的无损性测试技术,不能直接观察颈椎内部组织各结构力学特性和生理功能的变化,并且应用受到医学伦理学的强烈限制,使其应用范围一直非常局限。
3.物理学模型
物理学模型是由人工合成材料模拟的脊柱标本。最常用的是“椎体切除”的超高分子聚乙烯(UHMWP)模型。主要应用于各种新型内固定器械的强度测试和疲劳试验。物理学模型是人脊柱的模拟物,其与离体标本相比,不具有解剖和生物学特性。因此,除了那些可以忽略标本的解剖和生物学特性的实验以外,很少在颈椎生物力学和伤病研究中使用。
4.计算机模型
计算机模型是利用计算机建立一系列能够表述试验标本的几何学和物理学特性的数学模型。在试验中,通过计算机输入指令,由既定数学模型计算得出相应参数改变来模拟标本自身的生物力学改变,这类模型也称为三维有限元模型。它可在持续性研究中重复及改变任何质量与定量变化,同时提供了局部以及内部的机制反应,这些反应是任何实验得不到的结果。
当前应用最广泛的颈椎数学模型为有限元模型,与其他生物力学模型相比,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更重要但却又更难完成。为了构建一个相对完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必须将颈椎的各种解剖结构离散为简单的有限元单位,再由无数这种单位组合成一个实体的模拟体。在此过程中,椎体的几何参数可以通过CT扫描获得。但是像韧带和椎间盘等多种软组织的物理学特性参数的获得经常十分困难,即使能够获得这些数据,它们也可能不足以用于模型的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的试验结果准确性完全依赖于其模型构建的真实性高低,因此,不完善的模型建立必将导致试验结果的严重误差。所以,能否完全构建一个良好的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是此种模型实验成功的前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38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计量装置的自动检定加封流程
- 下一篇:3X+1猜想科学演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