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星齿轮减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3627.7 | 申请日: | 201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9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为永淳;杉野隆刀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庞乃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 齿轮 减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主张基于2009年6月26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9-152816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援用在本说明书中。
本发明涉及行星齿轮减速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图8所示的行星齿轮减速装置。
该行星齿轮减速装置10具备3片外齿轮11~13和该外齿轮11~13所内啮合的内齿轮14,成为将外齿轮11~13和内齿轮14的相对旋转成分作为输出而取出的结构。
若通过未图示的电动机,输入轴16旋转,则一体形成在该输入轴16的外周的偏心体17~19旋转。由于偏心体17~19的外周相对于输入轴16的轴心偏心,所以若输入轴16旋转一圈,则被组装在该偏心体17~19外周的外齿轮11~13各摆动一次。其结果,内齿轮14和各外齿轮11~13的啮合位置分别依次在圆周方向偏移,各外齿轮11~13相对于内齿轮14相对旋转与相当于两齿轮的齿数差对应的量。
另一方面,内销孔11A~13A分别贯穿形成于外齿轮11~13,内滚子20以及内销22间隙嵌合在该内销孔11A~13A。第1、第2轮架24、26配置在外齿轮11~13的轴向两侧,通过内销22由连结螺栓28连结。第1、第2轮架24、26由第1、第2主轴承30、32支承于外壳34。
对内齿轮14的所述各外齿轮11~13的相对旋转通过贯穿该外齿轮11~13的内销22以及内滚子20从第1、第2轮架24、26输出。其结果,能通过1级实现相当于(内齿轮14和外齿轮11~13的齿数差)/(外齿轮11~13的齿数)的较大的减速比的减速。另外,外齿轮11~13的摆动成分通过内销孔11A~13A和内销22(内滚子20)的间隙嵌合(有间隙的嵌合)吸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92065号公报
在这种结构中,在强度上成为最关键的是内销22的根部22A的部分。要提高内销22的根部22A的强度,有效的方法是加大该内销22的直径22d1,或者加大内销22的轴心O1的轴心圆直径22R1。但是,在以往的结构中,若要加大内销22的直径22d1或轴心圆直径22R1,则存在尤其难以确保第2轮架26的第2主轴承32的内圈轨道面32A和第2轮架26的内销凹部26A之间的尺寸L2的问题。由于该尺寸L2相当于支承第2主轴承32的内圈轨道面32A的部位的“半径方向厚度”,所以需要确保足够的大小。但是若要加大内销22的直径22d1或轴心圆直径22R1,则必然该尺寸L2变为进一步减少的倾向。
因此,若要该尺寸L2确保足够的大小的同时,确保内销22的根部22A的强度较高,则其结果也有不得不进一步加大减速装置整体的半径方向尺寸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消除这种以往的问题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不用白白地增大减速机整体的半径方向尺寸而维持主轴承附近的强度的基础上,使连结一对轮架的柱部(内销)的强度进一步提高。
本发明通过设成以下结构解决了所述课题,即在具备外齿轮和该外齿轮所内啮合的内齿轮,并且将所述外齿轮和内齿轮的相对旋转成分作为输出而取出的行星齿轮减速装置中,具备被配置在所述外齿轮轴向两侧的一对轮架和贯穿所述外齿轮而连结所述一对轮架的柱部,所述柱部具有嵌入、固定在所述轮架的嵌入端部和贯穿所述外齿轮的主体部,并且将所述嵌入端部的轴心的轴心圆直径形成为小于该主体部轴心的轴心圆直径。
在此,主体部轴心的轴心圆直径是指以行星齿轮减速装置的轴心为中心并通过主体部的轴心的圆的半径,嵌入端部轴心的轴心圆直径是指以行星齿轮减速装置的轴心为中心并通过嵌入端部轴心的圆的半径。
根据本发明,将以往难以兼顾的、连结一对轮架的柱部的部强度确保和主轴承附近强度的确保(尤其是内圈轨道面和轮架的内销凹部之间的尺寸(以往例子中所说的尺寸L2)的确保),能够不用使减速机整体的径向尺寸增大、而良好地兼顾。
即,在本发明中,将所述的课题(设计上的难题)着眼于内销凹部的“减速装置半径方向内侧”的空间来解决。具体来讲是如下构思,将以往作为具有相同轴心的一体部件设计的内销的主体部和嵌入端部作为不同部件来把握,并包括轴心分别设计。即,在本发明中,使(将向轮架的)嵌入端部轴心的轴心圆直径形成为小于柱部的(贯穿外齿轮的)主体部轴心的轴心圆直径。如后面详述,(根据该结构,能进行各种变化的设计(设计的自由度提高),尤其是主轴附近的强度确保变得容易,作为结果,可以无障碍地进一步提高成为关键的柱部的根部部分的强度。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36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