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合成革后处理生产线的张力自动跟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3616.9 | 申请日: | 201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8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郑金虎;林福进;吴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鑫业皮革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23/00 | 分类号: | D06B23/00;D06B23/04;C14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0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革 处理 生产线 张力 自动 跟踪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革后处理生产线,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合成革后处理生产线的对合成革进行张紧控制的装置。
二、背景技术
合成革后处理生产线是一种对天然皮革或人造皮革的表面进行多次涂色烘干的生产装备,由放卷、张紧、涂色、烘干、收卷等装置构成,其中张紧装置仅由转轴、转轴摆臂、导布辊、带座轴承等构成,对合成革的张紧力不能进行良好控制,张紧效果较差,导致合成革的横向移位、位置跑偏而上色浆不均匀,影响了合成革的涂色质量。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对合成革的张力进行自动跟踪、良好控制的合成革后处理生产线的张力自动跟踪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合成革后处理生产线的张力自动跟踪装置,包括转轴、转轴摆臂、导布辊和带座轴承,在所述的转轴的外端装有气缸摆臂,气缸摆臂与气缸相连;在所述的转轴的外端还装有大链轮,大链轮通过链条与小链轮相连,该小链轮装在角位移器上。在所述的转轴上通过平衡臂还装有平衡块及重量补偿块。
采用本发明结构后,通过角位移器上的指针显示,调控该生产线的涂色胶辊运行速度使导布辊作向左或向右运动,对合成革张力进行自动跟踪而实现准确张紧,且张紧效果良好。从而合成革在输送时不会产生横向移位、位置跑偏,上色浆均匀,提高了合成革涂色质量。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合成革后处理生产线的张力自动跟踪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并装有涂色胶辊、烘房导布辊、烘房大梁)。
图3为图1的左视图(并装有涂色胶辊、烘房导布辊、烘房大梁)。
图4为图1中的角位移器的B向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可知,本发明合成革后处理生产线的张力自动跟踪装置,包括转轴8、转轴摆臂7、导布辊9(张紧用)和带座轴承(包括转轴带座轴承6和辊带座轴承10),在所述的转轴8的外端装有气缸摆臂3,气缸摆臂3(通过销轴4)与气缸5相连;在所述的转轴8的外端还装有大链轮12,大链轮12通过链条1与小链轮11相连,该小链轮11装在角位移器2上。在所述的转轴8上(可为最外端处)通过平衡臂14还装有平衡块13及重量补偿块15,对转轴起到平衡作用。
其中:角位移器2、气缸5均可以装在该合成革后处理生产线的烘房大梁16上;角位移器2上还可装有指针17(如图4所示),小链轮转动时指针也跟着转动(一般在30度范围内);根据安装要求,气缸摆臂3与气缸5,大链轮12、链条1、小链轮11与角位移器2可以位于转轴的同一侧外端上,也可以分位于转轴的左右侧外端上,图1所示为转轴的同(右)侧外端上;导布辊9的下方装有该合成革后处理生产线的涂色胶辊18,角位移器2、气缸5、控制涂色胶辊18运行速度的变频电机均与该生产线的微电脑控制器电连接由其调控。
工作时,将合成革20依次卷装在涂色胶辊18、导布辊9(张紧)及烘房导布辊19上。当合成革的张力不够时,角位移器上的指针显示不到位,则变频电机控制涂色胶辊18加快运行速度,使导布辊9如图2所示的作向左运动(原在图示的虚线位置),同时气缸推杆伸出推动气缸摆臂对导布辊进行定位支撑而对合成革进行张紧,并使转轴旋转,再由转轴带动大链轮、链条及小链轮工作使角位移器上的指针转动。直至角位移器上的指针显示到位时,则涂色胶辊18保持运行速度不变,气缸停止工作,导布辊停止摆动,合成革实现张紧。当角位移器上的指针显示越位时,合成革张紧过度,则变频电机控制涂色胶辊18减慢运行速度,使导布辊如图2所示的作向右运动,同时气缸推杆作收缩运动对导布辊进行定位支撑,对合成革实现适当、准确张紧,并使转轴旋转,再由转轴带动大链轮、链条及小链轮工作使角位移器上的指针转动,直至指针显示到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鑫业皮革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鑫业皮革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36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