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喷码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3552.2 | 申请日: | 201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9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连云飞;李燕;林兆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恒胜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鸿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3/413 | 分类号: | B41J3/413;H05K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0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路板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省人力并提高生产效率的自动喷码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电路板是电子产品中传送电信号的主要器件,在电路板的制作过程中,通常要经过多道工序制作而成。每个工序对不同的电路基板有不同的工艺参数或制作条件,为此,通常需要在电路板上作标码以跟踪和追踪各电路基板。
应用于手机、音乐播放器等数码产品的小面积的电路板的生产通常包括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准备一块大面积的覆铜基板,该覆铜基板包括多个产品区,每一产品区对应一块电路板;第二阶段,对该覆铜基板进行导电线路的制作;第三阶段,将该形成有导电线路的覆铜基板分割成多个电路板。对于该生产过程,电路板上的标码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用于记录该覆铜基板的相关信息的嵌入式标码,该嵌入式标码是通过激光打标机在覆铜基板中形成的一定图案的开口,可避免该标码在经历磨刷等工序时被破坏。另一种是在第三阶段,用于记录每一电路板的相关信息的附加型标码,该附加型标码是通过喷码机在每一电路板的表面喷印上的图案。该附加型标码是在嵌入式标码的基础上加入了用于区分同一覆铜基板上的不同电路板的信息。现有的喷码机没有将嵌入式标码自动转换为附加型标码的功能,在每一电路板上形成附加型标码时,需要人工根据嵌入式标码设置待喷出的图案。此外,现有的喷码机仅具有一个驱动器,喷码机的机台每移动一个来回,仅能完成覆铜基板上的某一行/列的电路板的喷印,如此,要在覆铜基板的每一电路板上均形成附加型标码,需要多次将该覆铜基板搬至喷码机的机台,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喷码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以节省人力并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一种自动喷码系统,用于将覆铜基板上的第一标码转换为多个第二标码,并将该多个第二标码一一喷印于所述覆铜基板的多个对应的产品区上。所述自动喷码系统包括机台、处理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扫描仪、喷码控制器和喷头。所述机台用于设置所述覆铜基板。所述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均与设置于所述机台的覆铜基板机械连接。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信号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覆铜基板的多个产品区在所述覆铜基板上的位置信息控制所述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带动所述覆铜基板分别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动,从而使所述覆铜基板的多个产品区依次与所述喷头相对。所述扫描仪用于扫描所述覆铜基板的第一标码。所述处理器信号连接于所述扫描仪和所述喷码控制器之间。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所述扫描仪的扫描结果,并将该扫描结果转换为多个第二标码后传递给所述喷码控制器。所述喷头信号连接于所述喷码控制器,并用于在所述喷码控制器的控制下依次向覆铜基板的多个产品区喷印相应的第二标码。
一种如上所述的自动喷码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步骤:提供一块覆铜基板,所述覆铜基板包括多个产品区,所述覆铜基板上具有一个第一标码;将所述覆铜基板的多个产品区的位置信息输入至所述处理器;将所述覆铜基板设置于所述机台;启动所述自动喷码系统,所述喷头向所述多个产品区依次喷印与所述第一标码相应的一个第二标码。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自动喷码系统具有处理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喷码控制器,所述处理器可将覆铜基板上的第一标码转化为多个第二标码,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根据覆铜基板上的多个产品区的位置信息控制覆铜基板移动,并在覆铜基板移动至一个产品区与喷头相对时发出回馈信息,所述处理器在接收到回馈信息时触发所述喷码控制器控制所述喷头向该产品区喷印相应的第二标码。使用该自动喷码系统可根据覆铜基板的信息自动地在多个产品区上一一喷印相应的第二标码,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并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方案提供的自动喷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方案提供的自动喷码系统的连接结构方框图。
图3是本技术方案提供的覆铜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将上述覆铜基板设置于所述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上述覆铜基板完成喷印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自动喷码系统 10
机台 11
底座 110
真空吸嘴 111
第一侧板 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恒胜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鸿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恒胜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鸿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35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刺毡汽车地毯
- 下一篇:装拆模便捷的多砌块一次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