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氧化铅锌矿浮选过程中矿浆预处理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83527.4 | 申请日: | 2010-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0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范;冯其明;欧乐明;卢毅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3B1/00 | 分类号: | B03B1/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铅 锌矿 浮选 过程 矿浆 预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选矿领域,涉及到在氧化铅锌矿浮选回收铅锌过程矿浆预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铅锌资源储量丰富,居世界第二位。但是目前我国铅锌矿仅对高品位的氧化矿和少量硫化矿进行利用,大量低品位的氧化铅锌矿石无法利用。以我国最大的铅锌矿床云南兰坪氧化铅锌矿床为例,目前主要利用了硫化铅锌矿和少量锌品位高于15%的氧化铅锌矿,大量低品位氧化铅锌矿开采后则堆存于矿山附近,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提高该类型氧化铅锌矿的分选技术是保证我国铅锌资源供应的最重要途径。
选矿技术的滞后是造成氧化铅锌矿难以利用的主要原因。由于氧化铅锌矿矿石所含矿物种类较多,矿石结构关系复杂,伴生组分很不稳定,含有大量粘土和褐铁矿,以及可溶性盐类矿物,因此尽管氧化铅锌矿选矿的研究已经开展了很多年,氧化铅锌矿选矿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迄今为止氧化铅锌矿选矿的选矿技术研究了很多,但是主要集中在氧化铅锌矿浮选过程中所使用的pH调整剂、抑制剂和捕收剂的研究,对于浮选过程中搅拌调浆的相关研究却很少,特别是工业应用时,通常只关注浮选过程中药剂用量、温度、矿浆pH等的影响,忽略了浮选过程中搅拌调浆带来的影响。
本发明为了促进氧化铅锌矿浮选药剂与矿物的充分作用,采用搅拌调浆对矿浆进行预处理。工业试验实施结果表明本发明的应用可以提高锌金属品位5~10%,对氧化铅锌矿的选矿具有重要作用,故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矿物选别效率,促进微细氧化铅锌矿的浮选回收,选别指标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保证精矿回收率的条件下,精矿品位提高5~10%的氧化铅锌矿浮选过程中矿浆的预处理方法。一种氧化铅锌矿浮选过程中矿浆的预处理方法:对于入选的氧化铅锌矿浆,在适宜加药点加入药剂后以及粗精矿精选和中矿集中再选前,对矿浆进行适宜时间的搅拌调浆,强化氧化铅锌矿浮选过程。
对于入选氧化铅锌矿矿浆为硫化铅锌矿浮选的尾矿或氧化铅锌原矿经磨矿后的矿浆。在适宜加药点指在氧化铅锌粗选前依次加入pH调整剂、抑制剂、捕收剂后均进行分别搅拌调浆。每一个调浆作业的搅拌时间为5~20分钟。
本发明中,在氧化铅锌矿浮选粗选前的各加药点加药后,分别调浆5~20分钟,可以使矿浆中的药剂与矿物颗粒表面以及难免离子充分作用,从而消除矿浆中矿泥以及难免离子对选矿过程的影响;另外在添加捕收剂后进行充分调浆,会强化氧化锌铅矿物的颗粒间疏水聚团,有利于微细粒级的回收;在精选和中矿集中再选前进行调浆,可以在不影响回收率的前提下提高精矿品位。
与传统工艺相比,采用本发明可以提高矿物选别分离效率,促进微细氧化铅锌矿的疏水聚团,选别指标与现有技术相比在保证精矿回收率的条件下,精矿品位可提高5~10%。
附图说明
图1为氧化铅锌矿浮选调浆工艺流程。
图中虚线部分为药剂添加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而不会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矿石样品为云南某氧化铅锌矿,氧化锌浮选开路流程为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一次扫选、精选尾矿和扫选精矿合并为中矿。粗选加药后不同搅拌时间下氧化锌选别结果见表1。
表1粗选加药后不同搅拌时间条件下氧化锌选别指标
由表1数据可知,通过适当延长搅拌时间,有助于氧化锌的浮选回收,其精矿品位与回收率均有所提高,其中回收率可提高13%左右。
实施例2
矿石样品为云南某氧化铅锌矿,氧化铅锌矿工业浮选流程流程图及搅拌调浆示意图见图1,在药剂制度相同的条件下,加强中矿集中后搅拌及粗精矿搅拌的对比试验结果见表2。
表2工业试验中搅拌对比指标
由上表可知,在粗精矿精选前与中矿浮选前添加搅拌桶强化搅拌,可显著提高选别的精矿品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35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