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自监测功能的复合材料智能锚具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83250.5 | 申请日: | 2010-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5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金文成;周昌栋;王渝珍;郑文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文成 |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 |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黄瑞棠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监测 功能 复合材料 智能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自监测功能的复合材料智能锚具,其特征在于:
包括传感光纤(10)、锚杯(20)和夹片(30);
夹片(30)和锚杯(20)沿中轴线内外连接,在锚杯(20)和两个夹片(30)内分别埋设有传感光纤10。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锚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传感光纤(10)是一种经过标定的可根据其散射光进行测量的光纤;
传感光纤(10)以串联方式沿着轴向并随后呈螺旋状地粘贴在锚杯(20)的碳纤维布上;
传感光纤(10)以串联方式沿着轴向并呈直线地粘贴在两个夹片(30的碳纤维布上。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锚具,其特征在于:
锚杯(20)是一种FRP外为圆柱内为圆锥的结构;
夹片(30)是一种FRP外为圆锥内为圆柱的结构,沿中心轴线一分为二,圆柱内设置有螺纹(31);
锚杯(20)和夹片(30)均由碳纤维布、玄武岩纤维、玻璃纤维和热固性树脂复合而成。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锚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①备模和备料;
②将备料在树脂中浸透;
③填模;
④合模;
⑤脱模打磨;
⑥焊接传感光纤的连接端口。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③中,所述的填模是将各种浸透树脂的材料按照以下办法填入模具:
a、先填入少量短切纤维,短切纤维为总重量的20%到25%,其中玄武岩纤维占总纤维总重量的50%到90%;
b、随后敷设碳纤维布,再填充一层上述短切纤维,重复敷设达到4层以上;
c、在碳纤维布上螺旋状粘贴传感光纤。
6.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④中,所述的合模是在气动热压机上合模,施压20-100吨,加温110-135摄氏度,持续10-15分钟。
7.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⑤中,所述的脱模打磨是将锚杯和夹片脱模后打磨光滑,并将夹片一分为二锯开。
8.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⑥中,所述的焊接传感光纤连接端口是用石英熔接机焊接传感光纤的连接端口,检验光纤通道,验证其光路畅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文成,未经金文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325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快捷扫油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