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胶合成辅料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83221.9 | 申请日: | 2010-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1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周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七彩塑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101/00 | 分类号: | C08L101/00;C08L21/00;C08L23/06;C08L23/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58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胶 合成 辅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胶合成辅料,涉及塑胶原料调配,涉及塑胶产品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为满足性能要求,塑胶原料中需要混入着色剂、改性材料、助剂。塑胶原料以外的着色剂、改性材料、助剂等属于塑胶辅料。
塑胶制品着色剂有色母粒、塑胶颜料,分别成粒状、粉状。使用色母粒,方便生产,但色彩相对单一,添加比例高,色母粒中的填充材料、分散剂对高端产品性能有明显负面影响;使用塑胶颜料,需要加入白油方便其与塑胶原料的粘附,易污染,设备清洗工作量大,与普通色母机不配套,不利于生产自动化。
为达到改性材料在塑胶原料中的均匀分散,改性材料及助剂与塑胶原料需全部混合、造粒,生产成本较高。
塑胶助剂有粗粒状、细粒状、粉状、液态等形态,不同助剂的添加,多分批次进行,与塑胶原料整体混合,混合量大,生产环节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种塑胶合成辅料,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塑胶原料中集中加入着色剂及各类塑胶助剂、改性材料,有利产品性能,简化生产环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依据产品性能指标要求选定塑胶助剂、改性材料的品种,计算相互配比,依据产品颜色选定需要添加的若干着色剂,按比例将不同助剂、改性材料、着色剂混合、密炼,然后研磨或造粒环节制成的类似PE粉料样粉状、类似硬脂酸1801样微珠状,体积0.01-3.0mm3,小于色母粒1/2,大于粉尘的规则小颗粒,该混合物即为塑胶合成辅料。
塑胶合成辅料直接与PE/PP等塑胶原料混合,无须再造粒,无须再添加其他成分,可直接制成塑胶产品。
由于本塑胶合成辅料体积相对色母粒小,与塑胶原料混合时,混合更充分,更均匀,分散性显著提高。相对于色母粒,塑胶合成辅料中的分散剂与填充材料的大比例减少,提高了产品质量。只对塑胶改性原料、添加材料进行造粒,同通常塑胶改性原料与塑胶主原料共同混合造粒比,造粒成本大幅减少。
塑胶合成辅料除由造粒机形成外,也可密炼后直接破碎、碾磨,再筛选。
在混合不同助剂、改性材料、着色剂时,可预先加入少量塑胶原料,以塑胶原料为载体。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一种塑胶合成辅料实施应用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一种塑胶合成辅料实施应用,将根据功能需要选定的不同比例的塑胶颜料、颜料分散剂、塑胶改性剂、功能添加剂、其它辅料助剂、作为载体的塑胶原料依次加入混合机料斗,充分搅拌,混合,经塑胶挤出机挤出造粒,由挤出机模头控制粒径,制成规则小颗粒的塑胶合成辅料,再于塑胶原料混合,生产塑胶制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七彩塑胶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七彩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32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气田天然气脱硫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抗性淀粉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