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中药挥发性成分的冻干赋形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3058.6 | 申请日: | 201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84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董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玲 |
主分类号: | A61K9/19 | 分类号: | A61K9/19;A61K47/44;A61K47/42;A61K47/36;A61K47/10;A61K47/34;A61K47/32;A61K47/26;A61K47/16;A61K47/14;A61K4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1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中药 挥发性 成分 赋形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药物制剂领域,进一步地说,本发明涉及将中药挥发性成分组合于冻干赋形制剂中。
背景技术
目前中药作为中国治疗药物体系的组成部分,在维护人民生命健康的问题上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这中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药速释制剂,像安宫牛黄丸,尽管处方为丸剂,但是却具有脑中风急救的特效,由此开发的清开灵注射液具有对高热神昏的特殊保护效果;像鱼腥草注射液、柴胡注射液也在发挥很多化学药物难以达到的急救效果;但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突出,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口服中药速释制剂,如滴丸剂替代中药注射剂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例如复方丹参滴丸、苏冰滴丸、速效救心丸、清开灵滴丸等。
但是滴丸剂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滴丸是在高温下成熔融状态,滴入冷却液中成形。热敏性药物成分易分解,降低有效成分含量并形成有关物质。
2.药物在滴丸中通常是以无定形、部分无定形、微细晶粒或药物的亚稳定固态溶液的形式存在。从热力学上讲,这些状态都是不稳定的,药物分子或微晶趋向于重新聚集,从而导致分散程度减小、溶出度下降,甚至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使药物的稳定性降低,进而影响药物的应用。这种现象被称为滴丸的“老化”。
3.滴丸含药量较低(一般药辅料比多在1∶1.5以上),多数重量在70mg以下,这样要保持药物的疗效和滴丸本身的特性(如丸重、圆整率等),势必使单次的服用粒数增多。
4.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聚乙二醇和液体石蜡,石蜡会造成聚乙二醇的老化,影响制剂的长期稳定性。此外滴丸剂中的挥发性成分在液体石蜡与聚乙二醇相分配会造成滴丸剂的含量均匀度差异,影响所制造的药品的质量。
中药中存在的挥发油(volatile oil)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亦称为精油(essential oil)。它是从中药中用水蒸气蒸馏所得到的与水不相混溶的挥发性油状物质的总称。所含有的化学物质比较复杂,可由十几种到一百多种成分组成。挥发油大多在室温下为流动性液体,比水轻。也有的在低温下可析出固体成分,在常温下较易挥发。在临床上中药挥发油或挥发性成分具有止咳、平喘、祛痰、发汗、解表、祛风、镇痛、解热、利尿、健胃等功效。个别的挥发油尚有特殊的生理功效,如麝香酮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樟脑具有强心的作用。
中药制剂中多含挥发油与挥发性成分。2005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574个中成药品种中,80%以上含挥发油或挥发性成分。由于挥发油或挥发性成分容易在常温下挥发,对空气、日光及温度又比较敏感,所以使用一般制剂方法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目前现有技术中对中药制剂中含挥发油或挥发性成分进行制剂稳定化控制和质量控制的方法主要有环糊精包合物技术、微囊化技术、脂质体技术、微乳技术等,但这些技术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首先,采用包合技术大大提高了辅料用量,造成了制剂的剂量大大增加,增加了服用的难度;其次,包合技术的稳定性比较差,造成了制剂的稳定性下降,影响药物的储存效期;难以在制药工业上大规模应用。
发明内容
面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中药挥发性成分的冻干赋形制剂。具体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冻干赋形制剂,由内核和外层组成,所述内核包含有效剂量的非挥发性的药学活性成分和辅料,其中所述辅料是小分子水溶性物质和/或长链大分子水溶性物质,所述外层可以部分或全部包覆所述冻干赋形制剂的内核而且外层中含有中药挥发性成分以及熔点在30-70℃的药学可接受材料,所述外层的层数为1-5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制剂的需要选择单层外层或多层外层,这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和所使用的中药挥发性成分是否能共存于一层中,如果可以,从成本考虑,尽可能使用一层外层。如果所使用的中药挥发性成分不能共存于一层中,则需要分别涂层,就会形成多个外层。但通常不超过5层。所述外层可以将内核全部包覆也可以部分包覆,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掌握,均不影响本发明的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玲,未经董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30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焙铝电解槽补低加高连接阳极炭块结构
- 下一篇:固体乳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