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出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82800.1 申请日: 2010-05-26
公开(公告)号: CN101810799A 公开(公告)日: 2010-08-25
发明(设计)人: 王峰;王文奎 申请(专利权)人: 泰一和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899 分类号: A61K36/899;A61K9/20;A61K9/48;A61K9/14;A61K9/16;A61K9/00;A61P17/00;A61K33/06;A61K35/6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71 北京市***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出疹的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药的治疗出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出疹是指皮肤出现高出肤面的红色或红白色疹点的症状。多因风热、风湿、疫毒等邪外侵,蕴郁肌肤所致。常见于风疹、麻疹、奶麻,皮肤疾病如湿疮、药毒、痱癌、疥疮、土风疮、血风疮、血疳疮、经前隐疹、妊娠风疹等,以及烂喉丹痧等多种外感温热病中。临床以出疹为主症的病种很多,春、秋雨季发病较多,无男女性别差异,近年临床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现代医学针对临床某一症状治疗,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找不到合适的治疗方法,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基于中医治疗出疹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标本兼治,虚实并治,内外通调,缓急兼收,筛选出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透疹止痒的天然植物药,根据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廉、毒副作用极小的治疗出疹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加入制备不同的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例如崩解剂、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例如可以是: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什克服以上所述的缺憾,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廉、几乎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出疹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途径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出疹的中药组合物,主要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

荆芥1~100份、防风1~120份、连翘1~100份、公英1~100份、薄荷1~50份、牛蒡子1~100份、蝉蜕1~30份、淡豆豉1~100份、葛根1~150份、柴胡1~120份、桑叶1~100份、菊花1~100份、生石膏1~100份、知母1~100份、天花粉1~100份、淡竹叶1~100份、黄芩1~100份、白鲜皮1~120份、苦参1~100份、秦皮1~100份、生地黄1~100份、玄参1~100份、牡丹皮1~100份、紫草1~100份、金银花1~100份、地丁1~50份、青黛1~50份、鱼腥草1~100份、马齿苋1~100份、白头翁1~100份。

优选为:

荆芥30份、防风30份、连翘30份、公英30份、薄荷10份、牛蒡子20份、蝉蜕6份、淡豆豉20份、葛根30份、柴胡20份、桑叶20份、菊花20份、生石膏30份、知母20份、天花粉20份、淡竹叶15份、黄芩20份、白鲜皮35份、苦参30份、秦皮30份、生地黄20份、玄参20份、牡丹皮30份、紫草30份、金银花30份、地丁15份、青黛15份、鱼腥草20份、马齿苋20份、白头翁20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各组分的重量份用量还可以是:

土茯苓1~150份、半边莲1~100份、白薇1~50份、地骨皮1~100份、郁李仁1~50份、大黄1~50份、当归1~100份、白芍1~120份、生黄芪1~120份、栀子1~50份、夏枯草1~100份、芦根1~50份。

优选为:

土茯苓30份、半边莲15份、白薇15份、地骨皮30份、郁李仁15份、大黄15份、当归30份、白芍30份、生黄芪30份、栀子15份、夏枯草20份、芦根15份。

本发明的上述中药组合物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例如崩解剂、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例如可以是丸剂、胶囊剂、片剂、散剂、颗粒剂或口服液等。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基于中医五脏阴阳辨证纲领的创新思路,结合泰一和浦创新理论体系“万病归宗理论”、“五脏阴阳辨证纲领”、“三维守恒调控法则”和临床治疗“双合原则”作为指导,结合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变的规律,按照创新药物体系进行分类,形成以“五脏基本功能调整、阴阳平衡协调方”为君,“五脏主要病机调整方”为臣,“重大疾病治疗方”为佐,“临床基本症状对症治疗方”为使的中药成药“创新药物体系”。

本发明所用的中草药原料药均可从中医药店购得,其规格符合国家医药标准。

用法用量:本发明的用药量取决于具体剂型,病人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因素。作为指导:内服:1)胶囊剂:每天三次,每次服2~5粒,每粒含药量0.4克,温水送服。2)片剂:每天三次,每次2~4片,每片含药量0.5克,温水送服。3)丸剂:每天三次,每次5克,温水送服。4)颗粒剂:每天三次。每次5克,温水送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一和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泰一和浦(北京)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28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