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接触面剪切试验可视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2628.X | 申请日: | 201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6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邵军;陈静;闵弘;冯夏庭;刘继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24 | 分类号: | G01N3/24;G01N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1***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相互作用 接触面 剪切 试验 可视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接触面剪切试验可视化装置,该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土与结构相互作用条件下的岩土边坡工程、基坑防护工程、具有软质层间错动带的水利水电与矿山等地下工程的剪切试验。
背景技术
岩土工程中普遍存在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接触问题,如边坡防护工程中土与抗滑桩、锚杆索、挡墙等支护结构接触,水利水电等地下工程中层间错动带土与硬质母岩接触。接触面的力学特性与本构模型是研究土与结构相互作用及支护设计最为重要的依据。目前,国内外对接触面的相关研究主要还是基于宏观认识方面,对接触面剪切变化过程的细观分析非常缺乏。迄今为止,开展室内和现场剪切试验仍然是研究接触面力学特性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在进行土与结构接触面的剪切试验方面,采用的传统剪切仪,主要由上、下剪切盒、承压板、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力加载装置及测试系统组成。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0410061351.X,发明创造名称为“岩土力学直剪试验系统”,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岩土力学直剪实验系统,该试验系统由外框架、水平加载系统、垂直加载系统、剪切盒及测量系统组成。该系统在剪切试验过程中,随着剪切位移的发生,上下剪切盒的错动使得剪切面积逐渐减小,从而导致应力值增大,最终使得试验结果不可避免产生误差。并且,该剪切仪的上、下剪切盒均由封闭钢板组装而成,试验过程中只能通过传感器测读接触面外在宏观特征的变化,如水平和法向荷载、位移等。
对土与结构相互作用接触面的剪切试验可视化细观研究方面,有的研究人员通过X射线照相技术来观测剪切带的变化,该试验可以有效地观测到剪切带,但试验操作复杂,剪切带的识别比较粗糙,也无法准确定位。也有学者通过潜望镜观测接触面的变形特性,具体做法是在土与结构物的接触面附近安装微型潜望镜,通过潜望镜观测相对位移沿接触面的分布,但缺点是不能定量获得土体剪切带的厚度及变形等因素的变化。还有学者通过数码相机透过有机玻璃记录颗粒位移情况,在这一方面,《岩土工程学报》2001年23卷4期上发表的名称为“土与结构物接触面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的文章,该文章中公开了一种土与结构物接触面剪切试验的可视化技术方案,采用了全有机玻璃的上剪切盒装置,接触面结构物用钢板进行模拟,并且由于受到有机玻璃抗压、抗剪性能的限制,相对剪切位移由手轮施加,法向应力由杠杆加载系统施加,因此,该系统只适用于小尺寸试样、低垂直和水平荷载的试验条件,再加上其测量系统采用量力环和百分表,精度较低,不能满足岩土工程中土石混合体等大型直剪试验要求。其次,《岩土工程学报》2003年25卷2期上发表的名称为“大型土与结构接触面循环加载剪切仪的研制及应用”的文章,该文章中也公开了一种接触面变形的细观测试技术。在土体容器推车中设计了一个有机玻璃视窗,其剪切试验接触面也为结构面板。该细观测试技术的缺陷在于:结构面板和土体接触带设计了一个不透明的挡板,以防止试验过程中土体侧向挤出,而这一土挡板结构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剪切带的全面观察和细观分析的有效性,因为对于土和土石混合体这类介质,在室内试验尺寸的限制条件下,其剪切带的厚度往往很薄,其范围一般只有几个mm或者1-2cm。并且,该大型试验机较为庞大,仅适用室内试验研究,不能装卸和运输进行现场原位试验。此外,上述技术方案和系统均缺乏对剪切带及其土体内部细观变化的定量分析,如获得剪切带的厚度、颗粒位移矢量、土或土石混合体颗粒的滑移、转动、滚动、破碎和错位等运行形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同时面向室内和现场原位试验,提供一种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接触面剪切试验可视化装置。
其技术解决方案为:土与结构相互作用的接触面剪切试验可视化装置,该装置包括外框架、水平加载系统、垂直加载系统、上剪切盒、下剪切盒、测量系统组成,在上剪切盒下端两侧壁沿剪切方向设置有透视窗,透视窗外正前方中部固定装有摄像装置,摄像装置通过连接座固定在上剪切盒,摄像装置垂直于透视窗,上剪切盒和下剪切盒的长度比为1∶1.2。
所述的上剪切盒、下剪切盒分别采用钢板并通过螺栓连接,透视窗镶嵌在上剪切盒下端沿剪切方向的两侧壁内,其厚度与上剪切盒的壁厚一致。
所述的上剪切盒与下剪切盒的接触面设有滚珠排,滚珠排的长度和下剪切盒长度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26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