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电加热模块式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2101.7 | 申请日: | 201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2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段日强;朱宏晔;张作义;吴宗鑫;薄涵亮;杨明德;杨巾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H3/00 | 分类号: | F24H3/00;F24H1/10;F24H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加热 模块 组件 | ||
1.一种流体电加热模块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异型构件(3),用作所述模块式组件的基座,以固定安装其它部件;
发热管(2),其端口焊接在所述异型构件(3)上,用于加热流入其中的流体;
电极(4),从所述异型构件(3)中引出,用于连接外部电源;
金属外套管(5),设置在所述发热管(2)外部,用于热屏蔽和电磁屏蔽;
所述异型构件(3)和金属外套管(5)之间设有绝缘套(6),用于隔离所述异型构件(3)和金属外套管(5);
所述发热管(2)和金属外套管(5)之间设有绝缘隔离板(7),用于隔离所述发热管(2)和金属外套管(5),以及固定所述发热管(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电加热模块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2)为直管式、U型管式、或螺旋管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电加热模块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2)为双端引出型或单端引出型,立式或卧式布置在流体流动方向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电加热模块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构件(3)有两个,所述发热管(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两个异型构件(3)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电加热模块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2)为双端引出型,所述两个异型构件(3)固定于所述模块式组件两端,所述发热管(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两个异型构件(3)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电加热模块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2)为单端引出型,所述两个异型构件(3)固定于所述模块式组件同一端,所述发热管(2)的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两个异型构件(3)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流体电加热模块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2)为单端引出型,所述两个异型构件(3)之间设有绝缘隔板(8),用于将所述两个异型构件(3)隔离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210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