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型滚转振荡过程中前机身大迎角人工转捩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81944.5 | 申请日: | 2010-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3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邓学蓥;马宝峰;王兵;王延奎;李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9/08 | 分类号: | G01M9/08;G01M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19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模型 振荡 过程 机身 大迎 人工 转捩 方法 | ||
1.一种在常规低速风洞中,实验模型滚转振荡情况下,使模型前机身绕流达到过临界流态的多转捩丝人工转捩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飞机模型前机身迎风面对称面两侧,分别以一定的角度间隔,关对称分布黏贴多根转捩丝,使得模型在以一定振幅滚转振荡过程中,在风轴系下前机身绕流周向角±(48°-71°)之间始终有一根转捩丝,转捩丝沿机身轴向从模型前机身尖部稍后一定位置处一直贴到机翼前端所在截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为:该方法采用的转捩丝可以为一定截面形状的丝状物,也可以为较薄的带状物(转捩带),黏贴转捩丝或转捩带的数量取决于模型滚转振荡的振幅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为:转捩丝不在转捩范围内时不能对流动产生影响,因而转捩丝不能贴得太多,而且其直径也不能过大,转捩丝的直径选择是一个和模型直径有关的一个相对值,而不是一个绝对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194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地铁模型的生成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