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墨轮浸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1808.6 | 申请日: | 201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3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高红伟;连新亮;杨育红;许植勇;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市卓立烫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K3/60 | 分类号: | B41K3/6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王聚才 |
地址: | 454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墨轮浸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墨轮浸墨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固体墨轮以其具有的使用方便、字迹清晰、无溶剂污染、打印次数多、成本低等优点,得到非常广泛地应用。墨轮浸墨机是墨轮的生产设备。具有投资少,易操作,产品附加值高等特点。工作原理为:在料槽内将固体油墨加热熔融,通过浸墨辊把热熔油墨均匀浸入到海绵载体中,达到标准重量后降温使热熔油墨固化,即完成墨轮生产。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传统浸墨机结构设计的不合理性,使得墨轮产品品质稳定性难以保证、生产效率低下、工人劳动强度大、安全卫生条件差等问题很突出,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1)浸墨轴为手动控压或单向控压方式,墨轮与浸墨辊之间的压力由工人手动控制或单向压力控制器控制,压力均匀性稳定性很差,这样就限制了单次浸墨轮数量,生产效率较低;(2)浸墨时从浸墨辊和墨轮之间常会滴下油墨,容易将手烫伤;(3)采用的上料辊与浸墨辊两个辊实现上料、计量和浸墨操作,这样浸墨机使用一段时间后,两个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弯曲,从而导致在工作时切合不好影响上料均匀性,而且这种辊维修起来费用比较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各行各业的包装领域也呈现出持续发展的态势,对应用于包装领域的墨轮的需求量也在持续增长,相应各墨轮生产厂家对墨轮浸墨机的需求也日益增强。为适应这种需求,开发一种更先进的墨轮浸墨机,对传统浸墨机进行改良与性能提升显得尤为紧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墨轮浸墨机,使用该新型墨轮浸墨机进行墨轮生产,能解决或改善传统墨轮浸墨机的许多弊端,大大提升浸墨机的性能,从而可达到显著提高墨轮产品品质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工人工作环境、降低劳动强度等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墨轮浸墨机,包括料槽,料槽上部设有与电机传动连接的浸墨辊,浸墨辊下部浸入料槽中,浸墨辊前方中部设有刮刀,浸墨辊前上方设有浸墨轴,浸墨轴上至少设有一个墨轮,墨轮与浸墨辊接触配合,在浸墨轴前下方、刮刀上方设有支撑架。
所述的浸墨轴两端设有双向压力控制器,所述的浸墨辊、刮刀、料槽处分别设有升控温点。
所述的刮刀与浸墨辊表面成45°~60°角度。
所述的料槽设有升降机构。
下面具体分析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新型墨轮浸墨机,用一个浸墨辊来实现上料与浸墨两项功能,工作时,浸墨辊下端浸入到料槽内的热熔油墨中,旋转自动上墨,配套刮刀刮墨进行油墨计量,在工作状态下刮刀与辊成45°~60°角,在浸墨时流到刮刀上方的油墨沿着倾斜角回流到料槽内,这样也避免了浸墨时从浸墨辊和墨轮之间滴下的油墨将手烫伤的问题。将上料辊与浸墨辊合并使用一个辊和配套刮刀,降低了机器生产成本,同时避免了传统浸墨机两个辊易出现弯曲现象均需维修的情况,降低了维修成本。
本发明的新型墨轮浸墨机,在浸墨轴两端各设置了一个压力控制器,这样,从浸墨不同时间点来看,具有压力稳定性,从墨轮与浸墨辊之间不同接触点来看,存在压力均匀性。经过这一改进后,单次浸墨轮数量可增加到传统浸墨机的三到五倍,而单次浸墨时间一致,算上节省的更换浸墨轴的时间,墨轮生产效率可提高至原来四倍以上,同时因为压力更均匀稳定,墨轮产品品质也有一定提升。
本发明的新型墨轮浸墨机,共有三个升控温点,分别设在浸墨辊、刮刀、料槽处。尤其是对刮刀也进行升温,这有效地防止了熔融油墨在此处冷凝固化,造成后续清理困难,极易损坏刮刀情况的出现。
本发明的新型墨轮浸墨机,在浸墨轴前方增加了一个支撑架,工人将修整墨轮时将劈刀支撑在支撑架上,提高了操作精度。而传统墨轮浸墨机工人修整时候是将劈刀悬空或支撑在工人腿上的,操作精度较低。
本发明设计合理,性能优异、成本更低,适于推广应用。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制成的新型墨轮浸墨机,可达到显著提高墨轮产品品质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工人工作环境,降低劳动强度的效果,充分满足了各墨轮生产厂家对墨轮浸墨机的性能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墨轮浸墨机,包括料槽7,料槽7上部设有与电机传动连接的浸墨辊1,浸墨辊1下部浸入料槽7中,浸墨辊1前方中部设有刮刀6,浸墨辊1前上方设有浸墨轴3,浸墨轴3上至少设有一个墨轮2,墨轮2与浸墨辊1接触配合,在浸墨轴3前下方且在刮刀6上方设有支撑架5,便于操作工人用劈刀修整墨轮边缘时将劈刀支撑于此,有利于提高修正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市卓立烫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焦作市卓立烫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18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