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PLS-TP over OTN多层网络中区分优先级的业务传送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1534.0 | 申请日: | 201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0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辉;张永军;孟勇涛;顾畹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Q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pls tp over otn 多层 网络 区分 优先级 业务 传送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基于MPLS-TP(MPLS Transport Profile)的双标签技术,具体涉及将MPLS-TP网络中传送的不同优先级业务适配到OTN(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光传送网)中的业务传送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IP分组化网络应用的高速发展,MPLS-TP技术以其多粒度接入能力、良好的OAM(Operation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操作,管理和维护)和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特性成为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分组传送网)的不二选择,得以飞速发展。而OTN也是传送网发展的产物。随着分组业务的大量出现,OTN作为独立的设备,以电的交叉调度弥补光交叉的不足,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发展。
MPLS-TP和OTN分别作为光传输网在接入层面和核心层面的两大发展方向,可以通过灵活的适配、调度相结合,在不同的网络层次上进行部署,既能利用PTN技术对客户和业务流进行精细管理,又能在大容量业务疏导时利用OTN的大颗粒容器进行调度,同时还能满足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时分复用)业务对同步时钟的传送要求,有效解决了下一代传送网IP化的需求,将为客户提供IP化的适应整网的解决方案。
然而在汇聚层面,针对OTN承载MPLS-TP网络中传送的不同优先级业务方面并没有提出非常理想而有效的解决方案。而利用MPLS-TP的双标签技术,区分接入业务的不同优先级。按照业务粒度和优先级分配相应的OTN节点资源,从而在光线路上进行传输。
现有的传输技术中,由于OTN设备不具有MPLS-TP业务功能,较常用的是针对MPLS-TP网络底层传输技术(Ethernet,SDH等)适配到OTN的相应业务接口直接承载。这不但无法发挥业务粒度灵活特点而降低了网络资源利用率,而且无法提供良好的QoS保证而带来了不确定因素,这些都降低了网络的综合效率(时间延时、功耗和成本等),使得MPLS-TP技术的诸多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出来。所以研究如何在OTN中承载MPLS-TP业务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区分业务等级、提高OTN节点线路资源利用率的MPLS-TPover OTN多层网络中区分优先级的业务传送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MPLS-TP over OTN多层网络中区分优先级的业务传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OTN边缘节点业务入口接收MPLS-TP数据包;所述业务数据包通过双标签帧头信息区分业务类型,将不同业务划分为不同优先级放入相应的发送队列;封装成统一的OTN帧结构后,依据节点光链路带宽资源,分配合适的带宽资源发送出去;在接收端经过相应处理,还原为原始业务数据,经过MPLS-TP标签处理,从业务接口发送出去,最终完成基于优先级的MPLS-TP业务传送。
所述业务接口为GE(Gigabit/s Ethernet:千兆以太网)或SDH标准接口,取决于接入的MPLS-TP网络中物理层承载技术。由于MPLS-TP协议标准中没有定义物理层具体采用多种技术,所以可以依据网络采用承载技术选择业务接口。
所述标签信息为MPLS-TP数据帧中的双层标签帧头,借鉴分组网中用三层IP传输二层以太网数据的方法,MPLS-TP采用双标签传送模式,即MPLS-TP为客户层提供分组式数据传输时,会对客户数据分配两类标签,分别是公共互通指示标签(Common Interworking Indicator,CII标签)和传输标签交换通道标签(T-LSP标签)。CII标签用来对二层业务提供统一的传输平台将两端的客户联系在一起,用于终端设备区分客户数据;T-LSP标签是在PTN中的MPLS-TP隧道标签,用于客户数据在MPLS-TP分组数据通道中的交换和转发。双标签机制将二层业务(TDM)和IP/MPLS业务进行融合,外层T-LSP标签完成路由交叉连接功能,内层CII标签完成业务区分和等级划定,从而通过双标签技术实现MPLS-TP业务在OTN中的分等级传送。
所述MPLS-TP业务按照实际业务接入情况,分为五类:
1)OAM业务:完成连接监测,故障定位等MPLS-TP网络所必需的管理功能,要求以最快的方式在各节点之间传递OAM信息。
2)TDM业务:通过伪线封装后的电路业务,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电路连接,比特速率恒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15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