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晶片中心定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81396.6 | 申请日: | 2010-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7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斌;王仲康;杨生荣;袁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L21/68 | 分类号: | H01L21/68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张贰群 |
| 地址: | 06520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晶片 中心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专用设备晶片中心定位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专用设备制造过程中,实现硅片的自动中心定位是一项关键技术。在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中,常见的对晶片中心定位的装置有:V形中心定位、旋转中心定位等。其中V形中心定位对V形件表面粗糙度要求很高,加工难度大;旋转中心定位装置结构较为复杂,旋转控制难度大,还存在难于控制的问题,而且精度难以保证,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晶片中心定位装置,主要要解决传统晶片中心定位装置控制难度大、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运行平稳、可靠性强、使用方便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对晶片进行加工的半导体专用设备上。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晶片中心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机械结构:中心盘上安装有承片台和轴,轴通过轴承和旋转盘相连,轴固定在座体上,旋转盘通过机械传动装置和电机相连;中心盘上至少设有3个条形辐射状孔,各条形辐射状孔和旋转盘间均设有曲柄拉钩机构,每个曲柄拉钩机构的一端均和旋转盘相绞联,另一端通过其上绞联的定位滑块和条形辐射状孔滑动配合。
所述的中心盘上安装有可检测承片台上有无片的第1传感器,旋转盘上安装有可检测旋转盘旋转角度的第2传感器及其挡光板。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条形辐射状孔为6个较好。
所述的轴上可依次套有旋转盘、轴承、内隔圈、外隔圈、轴承、轴承盖、轴承锁母,轴承锁母通过螺纹和紧定螺钉固定在轴上;机械传动装置的大齿轮安装在旋转盘上,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
所述的定位滑块及其连接关系可为:在第1锁紧螺钉依次套有拉钩挡圈、拉钩、下滑柱、中心盘、滑柱轴承、上定位滑柱。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明显的:主要要解决了传统晶片中心定位装置控制难度大、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运行平稳、可靠性强、使用方便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对晶片进行加工的半导体专用设备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心盘,2-下滑柱,3-上位滑柱,4-第1锁紧螺钉,5-滑柱轴承,6-拉钩挡圈,7-拉钩(或拉杆),8-轴承,9-承片台,10-轴,11-内隔圈,12-外隔圈,13-旋转盘,14-第1传感器,15-座体(或电机板),16-第2传感器底板,17-小齿轮,18-第2传感器及其挡光板,19-第2传感器,20-大齿轮,21轴承盖,22-轴承锁母,23-第2锁紧螺钉,24-紧定螺钉,25-第3锁紧螺钉,26-滑柱轴承锁母,27-拉钩轴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参见图1、2、3,该晶片中心定位装置,具有以下机械结构:中心盘1上安装有承片台9和轴10,轴10通过轴承8和旋转盘13相连,轴10固定在座体15上,旋转盘13通过机械传动装置和电机相连;中心盘1上设有6个条形辐射状孔,各条形辐射状孔和旋转盘13间均设有曲柄拉钩机构,每个曲柄拉钩机构的一端均和旋转盘13相绞联,另一端通过其上绞联的定位滑块和条形辐射状孔滑动配合;中心盘1上安装有可检测承片台9上有无片的第1传感器14,旋转盘13上安装有可检测旋转盘旋转角度的第2传感器及其挡光板18。轴10上依次套有旋转盘13、轴承8、内隔圈11、外隔圈12、轴承8、轴承盖21、轴承锁母22,轴承锁母22通过螺纹和紧定螺钉24固定在轴10上;机械传动装置的大齿轮20安装在旋转盘13上,小齿轮17与大齿轮20啮合。定位滑块及其连接关系为:在第1锁紧螺钉4依次套有拉钩挡圈6、拉钩7、下滑柱2、中心盘1、滑柱轴承5、上定位滑柱3。拉钩7一端联在中心盘1上,拉钩7另一端固定在旋转盘13上,第3锁紧螺钉25依次套有拉钩挡圈6、拉钩7、拉钩轴垫27、滑柱轴承5、旋转盘13、滑柱轴承锁母26。第1传感器14安装在中心盘1上,第2传感器19和第2传感器底板16安装在电机板15上,第2传感器及其挡光板18安装在旋转盘1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五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13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