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向调节式太阳能电池板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1066.7 | 申请日: | 2010-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6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李轶;刘志刚;丁珏;张洪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6/00 | 分类号: | H02N6/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009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调节 太阳能 电池板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加热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的支架,具体来说是一种双向调节式太阳能电池板支架。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正在被人们广泛的利用到生产生活中,其中光电转化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一个方向。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供给人们使用,这种方式避免了传统火力发电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而且太阳能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在理论上可以解决煤炭、石油等能源的枯竭问题,是未来发展研究的重点,符合当今节能减排、绿色科技要求。
光电转化是太阳能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式,一般由太阳能发电装置得以实现。它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光,将太阳的辐射能力转化成电能,并通过蓄电池储存起来,进而可供人们使用。虽然太阳能发电过程清洁无污染,但是成本高,转化效率低等问题阻碍着太阳能发电的大规模推广,制约着其发展。
所以,太阳能发电的改进,即提高太阳能发电效率是人们的重要研究方向。通过研究太阳能电板的实际工作情况,可以发现,太阳光的照射角度与太能电池板的朝向是影响转化效率的重要因素。其一,太阳在一天当中是自西向东不动运动的,其光线的角度也是在不断的变化,而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太阳能电池板时,太阳能电池板对光能的吸收量是最大的;但是普通的太阳能电池板只能固定在一个角度接受阳光,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阳光并非垂直射向电板,这就造成了一种能源的浪费,也降低了太阳能的利用率。其二,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半球来回运动,春季和秋季太阳的照射角度明显不同,如果不能按照实际情况改变太阳能电池板的倾斜角度,那么也无法保证尽可能多的太阳光吸收量,进而造成利用率的降低。
现有的太阳能电池板技术,很少将上述两方面考虑进去,一般太阳能电池板都与支架固定连接,角度不可调。如果能够通过这两种想法加以改进,在实际运行中将会大大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运行效率。增加太阳光对太阳能电池板的直射时间,电池板对太阳光的吸收量就会相应的增加,吸收同样多的太阳光,需要的电池板的面积就大大减小了。这样,我们就能在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一举两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调节式太阳能电池板支架。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向调节式的太阳能电池板支架,包括供放置太阳能电池板格栅条组成的方形框架、立柱和固定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通过转轴连接于方形框架的中部轴线上,立柱与方形框架的四个角之间分别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均分别通过铰接方式与立柱和方形框架的四个角连接,所述立柱底端通过钢珠轴承套接或插接于固定套筒内,所述钢珠轴承的轴心位于立柱的轴线上。
所述立柱与装有减速器的齿轮式传动装置或装有减速器的皮带式传动装置连接。
所述立柱底端和底面上均至少设有一个所述的钢珠轴承。
所述支撑杆为插销式或套杆式支撑杆。
所述方形框架上设有日晷。
本发明提供的双向调节式太阳能电池板支架,由于支撑杆上的插销可以实现支撑杆的长度的调节,从而达到支架的仰角的调节,由于太阳能电池板支架可以周期性的转动,并且旋转周期为24小时,从而实现太阳能电池板以24小时为周期的水平方向自传以及太阳能电池板的季节性的仰角的手动的调节,水平方向是否太阳光线成直角可以通过简易日晷在中午的12点正手动校正,这样大大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板的利用效率,并且制作简单,各构件拆装、运输方便,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双向调节,能提供太阳能电池板10%~30%的太阳能吸收效率,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双向调节式太阳能电池板支架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的1-1处的剖面图;
图7是图4的2-2处的剖面图;
图中:1、方形框架;2、中部轴线;3、立柱;4、装有减速器的齿轮式传动装置或装有减速器的皮带式传动装置连接;5、支撑杆;6、钢珠轴承;7、转轴;8、固定套筒;9、日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及其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10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电压控制延时电路的D类功率放大器
- 下一篇:一种欠压锁存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