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炉底盘以及电磁炉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0823.9 | 申请日: | 201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2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华 |
主分类号: | F24C15/08 | 分类号: | F24C15/08;F24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炉 底盘 以及 电磁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炉底盘以及设有该电炉底盘的电磁炉。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磁炉、电热炉等各种使用电能的电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厨房用具。
现有的使用电能的加热炉通常包括电炉底盘以及放置于电炉底盘上的锅具,电炉底盘内的线盘通电之后会将锅具加热,从而达到蒸煮烹饪锅具内食物的目的。
现有技术中,电炉底盘加热锅具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电炉底盘中的线盘类似电烙铁一样,通电后线盘直接会将电能转变为热能,并将热能传导至锅具;另一种线盘通电之后在铁材料的锅具底部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锅具内的铁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便会产生热能,进而会使锅具发热,目前,采用第二种加热方法的电炉底盘已经广泛应用于电磁炉中。
如图1所示,以现有的电磁炉为例,现有的电磁炉内设置的电炉底盘包括瓷板10、外壳1、位于外壳1内的线盘2、线路板3以及电风扇40,其中:
线路板3位于线盘2下方,且与线盘2、电风扇40电连接,线路板3上设置有多种电子器件,其用于控制线盘2以及电风扇40,进而实现电磁炉与用户之间的人机交互;
外壳1包括底部、顶部以及连接于底部与顶部之间的侧壁;
瓷板10设置于外壳1的顶部,且瓷板10与线盘2位置相对;
外壳1的底部开设有进气口50,外壳1的侧壁开设有排气口60,排气口60与线盘2的位置相对;
电风扇40可通过进气口50吸入气流,并可使气流经过线盘2后从排气口60排出。
使用现有的电炉底盘加热锅具13时,将电炉底盘的底部即外壳1的底部先放置于桌面或地面上,然后将铁材料的锅具13放置于瓷板10上,线盘2通电之后会在锅具13的底部产生大量涡流,进而会使锅具13发热,由于锅具13发热之后会通过瓷板10将热量传导至线盘2上,所以线盘2的温度通常会比较高,线盘2上的大量热量需要及时散去,否则会将线盘2烧坏。由于从进气口50吸入的气流通常温度较低,所以在电风扇40的作用下,通过进气口50吸入的气流经过线盘2,再从排气口60排出后,便会将线盘2上的热量带走,从而达到降低线盘2以及电磁炉温度的目的。
本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现有的电炉底盘中如图1所示的进气口50设置于外壳1的底部,而使用电炉底盘加热锅具13时,会将外壳1的底部放置于桌面或地面上,此时,电风扇40启动之后,从进气口50吸入的气流时,气流会受到在桌面或地面的阻挡,使得通风极不顺畅,而通风效果较差会直接导致电炉底盘散热效果差、噪音较大,同时,桌面或底面上通常会存在不少灰尘,在电风扇40的作用下灰尘会随着气流进入外壳1,灰尘积累较多之后,附着于线路板3上的灰尘会影响到线路板3上电子器件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炉底盘以及电磁炉,解决了现有的电炉底盘存在易吸入灰尘,散热效果差且噪音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电炉底盘,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的线盘、线路板以及散热装置,其中:
所述线路板与所述线盘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线盘;
所述外壳包括底部、顶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底部与所述顶部之间的侧壁,所述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气流口以及第二气流口;
所述散热装置可通过所述第一气流口吸入气流,并可使所述气流经过所述线盘后从所述第二气流口排出。
进一步,所述散热装置还可使所述气流经过所述线路板后从所述第二气流口排出。
进一步,所述线路板位于所述线盘下方,且所述线盘与所述线路板之间还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外壳可拆卸相连,所述散热装置固定于所述隔板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气流口与所述第二气流口开设于所述侧壁上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一气流口与所述线盘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二气流口与所述线路板的位置相对。
进一步,所述隔板的边沿与所述外壳的侧壁相连,且所述隔板上远离所述第一气流口以及所述第二气流口的边沿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散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孔上,其中:
所述散热装置可将所述第一气流口吸入的气流依次通过所述安装孔、所述第二气流口排出,所述线路板位于所述隔板上远离所述安装孔的区域的下方。
进一步,所述外壳包括下壳和上壳,所述下壳和所述上壳从下往上依次叠合且互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线路板设置于所述下壳内,所述线盘设置于所述上壳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华,未经张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08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