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橡胶与三元乙丙胶并用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0632.2 | 申请日: | 201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7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陶立新;田海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3/07 | 分类号: | C08L83/07;C08L23/16;C08K13/06;C08K9/06;C08K3/22;C08K3/08;C08K5/14;C08K5/3477;C08K3/36;C09K5/14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1221***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橡胶 三元 乙丙胶 并用 导热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热复合材料,特别是一种硅橡胶与三元乙丙胶并用导热复合 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主要适用于导热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硅橡胶(MVQ)与三元乙丙胶(EPDM)并用胶是目前最常见的有机橡胶共混 体系,EPDM以具有耐臭氧,耐浸蚀性著称,被誉为“无裂纹橡胶”,其他性能如 耐热,耐化学物质,耐紫外线,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航天工业,硅橡胶导热材料。 由于添加了大量的导热填料,其物性较差。另外三元乙丙胶(EPDM)硫化速度与 硅橡胶(MVQ)不同步,两者共混也存在不相容性。由此将三元乙丙胶进行改性技 术和采用高温共混交联工艺,这样不仅解决了MVQ/EPDM共混并用的相容性,而 且有利发挥MVQ/EPDM两种橡胶耐高温,耐臭氧优异性能,更可提高MVQ的力 学性能,使其更能适应电子产品的散热需求。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硅橡胶(MVQ)与 三元乙丙胶(EPDM)并用胶在保证其拉伸强度、耐臭氧、耐高温等物理力学特性 方面的同时,其导热性能提高并不显著,相应的,若要保证导热性能良好,则拉伸 强度、耐臭氧、耐高温等物理力学特性达不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硅橡胶与三元乙丙 胶并用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保证硅橡胶与三元乙丙胶并用胶物理力学特 性的同时,显著提高其自身的导热性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硅橡胶与三元乙丙胶并用导热复合材料,其特征 在于:它由以下相应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三元乙丙生胶 50~75份,
硅橡胶 50~75份,
硅烷偶联剂 1~2份,
过氧化物交联剂 0.5~1份,
改性剂 2~4份,
导热填料 200~350份,
疏水性白碳黑 20~40份。
优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三元乙丙生胶 50份,
硅橡胶 75份,
硅烷偶联剂 2份,
过氧化物交联剂 0.5~0.75份,
改性剂 2份,
导热填料 350份,
疏水性白碳黑 20份。
所述硅橡胶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其乙烯基摩尔含量为0.05~0.15%。
所述硅烷偶联剂为γ-甲基丙烯酰脱氧基丙基三甲基硅烷。
所述过氧化物交联剂为2.5二甲基-2.5叔丁基过氧己烷。
所述导热填料为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锌和金属铝粉中的两种或三种混合而成。
所述改性剂为六亚甲基四胺。
一种硅橡胶与三元乙丙胶并用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步骤:
8.1、按各组分量称取原料;将导热填料和硅烷偶联剂装入高速混合机搅拌混 匀,对导热填料进行表面改性;
8.2、将三元乙丙生胶用开炼机于130~150℃下包辊后,薄通素炼2~3分钟, 然后加入改性剂、白碳黑和50%质量的导热填料,继续混炼形成三元乙丙胶母 胶;
8.3、将硅橡胶在开炼机上包辊后,加入剩下的一半导热填料一起混炼薄通8 次,形成硅橡胶母胶,再加入步骤8.2所得三元乙丙胶母胶,并于40~60℃辊 温下一起混炼,薄通8次以上,最后加入2.5-二甲基-2.5-叔丁基过氧己烷混炼;
8.4、将混炼后的胶体放置8小时,按不同规格称量后放入模具内,用平板硫 化机在压力8~10mpa,温度170~180℃下硫化8~10分钟,得到成型的硅橡胶 与三元乙丙胶并用导热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对组份及生产工艺进行改 进,得到物理力学特性及导热性能良好的导热复合材料,其主要力学性能及导热性 能如下:邵氏A硬度为80-90,拉伸强度3.2-4MPa,伸长率110-150%,导热系数 1.5-1.8W/mK,在保证力学特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材料本身的导热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硅橡胶与三元乙丙胶并用导热复合材料原料组份如下,均为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三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06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防伪药瓶
- 下一篇:模块式大容量树脂存储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