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湿热痢疾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79607.2 | 申请日: | 2010-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9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高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屯留县科技情报服务中心 |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K9/20;A61P1/12;A61P31/00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贾俊峰 |
| 地址: | 0460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湿热 痢疾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治疗湿热痢疾的药物,特别涉及到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治疗湿热痢疾的药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痢疾是急性肠道传染病之一。痢疾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伴全身中毒等症状。若感染疫毒,发病急剧,伴突然高热,神昏、惊厥者,为疫毒痢。痢疾初起,先见腹痛,继而下痢,日夜数次至数十次不等。痢疾多发于夏秋季节,婴儿对感染反应不强,起病较缓,大便最初多呈消化不良样稀便,病程易迁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痢疾在一些地区成为一种多发病。
中医认为,痢疾主要由湿热之邪,内伤脾胃,致脾失健运,胃失消导,更挟积滞,酝酿肠道而成,属于“肠辟、痢疾”范畴。凡治痢疾,最当察虚实,辨寒热,故本病辨证首辨寒、热、虚、实,临证当据腹痛、里急后重、痢色,并参合舌脉而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成本低、无明显副作用的治疗湿热痢疾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药物。
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是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下述质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苍 术10-30 厚 朴5-15 陈 皮10-20
金银花5-15 酒黄连5-15 生 地10-20
栀 子5-15 车前子10-30 白 芷10-20
乌 梅5-15 甘 草5-15 黄 柏10-20。
本发明药物各组份进一步的质量配比是:
苍 术20 厚 朴10 陈 皮15
金银花6 酒黄连6 生 地15
栀 子10 车前子20 白 芷15
乌 梅12 甘 草12 黄 柏12。
本发明药物可以制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这里以丸剂为优选剂型。
本发明药物的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将所述重量份数的中草药拣净杂质、筛选晾晒、烘干后,研成80~100目细粉后,混合均匀;
按蜂蜜∶药粉=2∶1~2比例,加入足量的蜂蜜放入锅中炼制,将药粉加入炼蜜中混合搅匀,合坨、搓条、制丸。
本发明组方中各原料药理分析如下:
苍术:辛、苦,温。归脾、胃、肝经。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
厚朴: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陈皮:温;辛、苦;归脾、肺经,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
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酒黄连: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善清上焦火热。
生地: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肺经。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温热病治温病后期,治温病伤阴等。
栀子:苦,寒。归心、肺、三焦经。果实,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车前子:甘,微寒。归肝、肾、肺、小肠经,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
白芷:辛,温,归肺、胃经,能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乌梅: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等。
与传统的治湿热痢疾药物比较,本发明但组方严谨,化繁为简。方中重用苍术,燥湿健脾,对湿阴中焦,脘腹胀闷,吐泻乏力,最为适宜,更配厚朴、陈皮加强综合效果。黄连酒浸避免了苦寒之效,减少了对胃的刺激,还利用了其清热败毒的特点。本发明药方中各组份互补协同,辩证治疗,有很好疗效。
治疗时,将该药物于早、午、晚分三次服用。
应用本发明药物临床治疗湿热痢疾病人187例,结果显示,治愈129例,治愈率69%,有所好转35例,总有效率87.7%。临床试验结果证明,本发明药物效果明显、确切,并且无毒副作用,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按照下述重量准备原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屯留县科技情报服务中心,未经山西省屯留县科技情报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96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