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量穴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79300.2 | 申请日: | 2010-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6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恒 |
| 主分类号: | A01C7/04 | 分类号: | A01C7/04;A01C7/18;A01C7/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周丰 |
| 地址: | 015000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穴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播种装置,特别是一种气吸式精量穴播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在1998年6月17日公开了一种气吸式播种铺膜装置,公开号是 CN2283960,该装置是由滚筒、滚筒轴及压膜轮构成,其压膜轮与滚筒连为一体,滚筒腔内设有种子室、吸种盘和真空室,吸种盘与滚筒相连接,吸种盘、滚筒及压膜轮同装在滚筒轴上,吸种盘周边上设有等距的吸种孔,滚筒内圆周边上设有接种斗,滚筒外圆周边上装有与接种斗相对应的鸭嘴成穴器,滚筒与压膜轮的下面装有地膜。该装置的缺陷一是,种子依靠重力从吸种盘直接落入鸭子嘴。在能够精量播种的同时提高播种速度是同行业技术人员永远追求的目标。但所述的现有技术在滚筒转速稍微提高时,种子因速度原因很难保证逐一落入鸭子嘴;二是,主轴和气腔主轴的传动之间没有减速,很难完成播种任务,因此所述的现有技术装置在播种速度提高时有实质性缺陷。 在2008年8月份,本发明人研究了一种在鸭子嘴进种口设置小门的装置,经过反复试验,获得满意技术效果,并在2009年1月21日申请中国专利,在2009年12月9日公开,授权公开号:CN201355917,该装置主要包括种箱、压膜轮、气吸式取种器、滚筒、鸭子嘴,气吸式取种器固定在滚筒内,并安装在气腔空心轴上,在取种器落子口与出种口之间设置种道,种道形状呈弯曲筒状,在出种口处设置活动门。该装置技术式在鸭子嘴的进种口设置活动门、储种室的目的是穴播滚筒旋转一周后落种,这样的好处是种子可以准确进入鸭子嘴而实现精量播种,同时可以提高播种速度。但缺陷是输种盒的结构相对比较复杂,特别是在播种不同株距的种子时调整不是很方便。在穴播滚筒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滚筒的外圆部分,即安装鸭子嘴的外圆圈,有时发生变形,于是发明人在滚筒外圆部分的内侧延鸭子嘴两侧焊接两个圆环状的铁皮,形成延径向的两个加固筋,这样的结构可以使穴播滚筒不发生变形,虽然解决了穴播滚筒的变形问题,但是如何与现有的气吸式取种器配合,却出现了问题。在大量的试验中发明人惊奇的发现,加固筋在滚筒内侧本身形成的槽道,如果在槽道内鸭子嘴的入种口处加个挡板分割就形成了近似于输种盒的结构,还有一个问题是,种子从取种器取种后再落入槽道内如何不反弹,使种子能够顺利进入鸭子嘴。另,同行业技术人员孰知,为了适用各种不同的农作物的行距要求,滚筒的鸭子嘴的数量是需要适时调整的,但现有各种同类装置都没有实现便捷的程度。本发明就是在以上过程中完成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明人大量的试验,通过在滚筒的周边内部设置输种槽,并控制落种口进入槽的距离,同时在鸭子嘴的入种口设置控制装置,使得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更换鸭子嘴而控制不同株距的农作物播种。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本发明所述的精量穴播装置,主要由种箱15、气吸式分种器2、穴播滚筒1、负压吸气管、变速机构组成,其中,气吸式分种器2设置在穴播滚筒1内部并与负压吸气管连通,穴播滚筒的主轴8与气吸式分种器2的主轴18通过齿轮传动,穴播滚筒主轴8与气吸式分种器2主轴18的轴向一致,气吸式分种器的出种口21与鸭子嘴25之间通过槽型输种道22联接,槽型输种道22呈圆圈环形,固定在穴播滚筒1外圈的内侧,鸭子嘴25设置在槽型输种道22的底部,在每个鸭子嘴25的入种口处设置种子仓23;所述的槽型输种道22固定在穴播滚筒1外圈内侧,其断面形状为倒梯形或喇叭口状;所述的种子仓23至少包括进种口24、藏种室26、出种口29,并出种口29与鸭子嘴25的入种口贯通连接;所述的种子仓23的进种口24设置开启门28;所述的种子仓23上端设置挡板21,挡板21与槽型输种道22的两侧壁相贴合,并将槽型输种道22分割成若干环形槽型段;穴播滚筒主轴8与分种器主轴18之间通过滚筒主动齿轮5、过渡齿轮13、从动内齿轮3依次配合传动;穴播滚筒主轴8上的主动齿轮5与分种器主轴18的从动内齿轮3的减速比为:2:1或3:1或5:1;所述的气吸式分种器2的下缘与槽型输种道22的表面延径向间距是2-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恒,未经陈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93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覆盖保温大棚
- 下一篇:包括有翻转装置的手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