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结构光三维成像系统的医用内窥镜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79256.5 | 申请日: | 2010-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6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宽全;左旺孟;纪筱鹏;陈彦军;吴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1/05 | 分类号: | A61B1/05;A61B1/07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宏威 |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结构 三维 成像 系统 医用 内窥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成像技术是一种典型的医学成像技术,在医学诊断和手术导航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对诊断和手术导航精度的日益重视,三维成像技术在医用内窥镜中的应用也日益增多。以脑瘤手术为例,传统的脑瘤治疗方法中,如颅骨切开术采用切开病人的头骨或面部骨骼的手术方式,往往会严重损坏病人的容貌,而且需要较长的术后恢复期。最近,扩张鼻内腔脑外科手术(EEN,ExpandedEndonasalNeurosurgery)在脑瘤临床治疗中得到了极大关注。这种手术方案将微型内窥镜和外科手术设备导入鼻腔,查找出脑瘤的精确位置并加以切除。EEN手术的顺利实施需要内镜影像导航系统的有效指引,导航系统的性能会直接影响到脑瘤的定位准确性和外科手术的灵敏性。内窥镜影像导航系统一般主要包括两个子系统:(1)用于实时获取手术部位图像的内窥镜成像系统;(2)用于将手术设备的位置映射到手术前的CT或MRI数据上的导航系统。图1为一个典型的刚体内窥镜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内窥镜在内部工作镜管部分有两个通道:成像通道0-4和照明通道0-6,其中成像通道0-4用于对器官表面成像,照明通道0-6则用来输出光束。成像通道0-4的光学元件(从末端算起)包括用于观测较大视野角度的发散镜头0-5、用于调焦的物镜0-3、用于转换图像的棒状传导部件0-2和放大目镜0-7;照明通道仅包括照明光纤0-1,用于连接到光源处。与成像通道0-4相比,照明通道0-6的结构要简单得多。
目前应用于EEN手术的内窥镜影像导航系统仍然具有很大的不健全性,由于不能从获取的图像或视频中复原三维场景而导致导航出现一定的偏差(最大偏差可达2cm左右)。如果缺少手术部位的必要三维场景信息,医生往往需要尝试接触组织表面以感受深度距离,或依靠个人经验做出主观判断。因而精确的三维可视化场景将会显著提高外科医生手术操作的灵敏性和脑瘤定位的准确性,具有重大的技术和医学应用价值。
最近几年内,内窥镜图像的三维建模技术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然而,由于EEN手术中使用的内窥镜必须非常小以便能穿过鼻腔到达头骨底部区域,一些常规的立体观测技术如多目立体视觉往往由于空间限制而不能直接应用。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出现可行的EEN三维结构建模技术方面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在扩张鼻内腔脑外科手术中,由于常规立体观测技术受空间限制而不能直接应用于医用内窥镜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包含结构光三维成像系统的医用内窥镜。
包含结构光三维成像系统的医用内窥镜,它包括工作镜管,所述工作镜管包括成像通道和照明通道,所述照明通道内置照明光纤,它还包括计算处理模块,所述计算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成像通道的电信号输出端;
它还包括结构光通道,所述结构光通道置于照明通道内,照明光纤的末端输出的光束由结构光通道接收,该光束经过结构光通道后产生结构光,且所述结构光由结构光通道输出至照明通道外。
本发明的包含结构光三维成像系统的医用内窥镜,通过在医用内窥镜的照明通道中增设结构光通道、并综合使用基于栅格形变的结构光三维重建方法以及基于几何方法的散焦三维重建方法来获取医学组织和器官表面的三维形状信息,且能够应用于扩张鼻内腔脑外科手术中;本发明的三维图像是通过结构光三维重建方法实现的,没有占用额外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典型刚体内窥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医用内窥镜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医用内窥镜中的结构光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医用内窥镜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2和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包含结构光三维成像系统的医用内窥镜,它包括工作镜管,所述工作镜管包括成像通道1和照明通道2,所述照明通道2内置照明光纤3,它还包括计算处理模块4,所述计算处理模块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成像通道1的电信号输出端;
它还包括结构光通道5,所述结构光通道5置于照明通道2内,照明光纤3的末端输出的光束由结构光通道5接收,该光束经过结构光通道5后产生结构光,且所述结构光由结构光通道5输出至照明通道2外。以上结构可参见图2。
照明光纤2的直径约为10微米(mm),使用细光纤束的原因在于其可以近似为一个点光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92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氟钛酸钾制备工艺及其制备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仿真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