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射流风力灭火机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78917.2 | 申请日: | 2010-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0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伍;何斌辉;黄磊;荆志卫;冯志国;陈仁海;丁晨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2C31/00 | 分类号: | A62C3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建清 |
| 地址: | 21003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射流 风力 灭火机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灭火机具,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风力喷射灭火剂进行灭火的新型灭火设备。
二、背景技术
现有各种带喷水装置的风水灭火机,如:
CN ZL 02274980.2 喷水式风力灭火机;
CN ZL 200620068408.3 背负式风水灭火机;
CN ZL 200820109686.8 粉末/液体风力灭火机
等,基本都采用辅助软管将水或粉末自流引入风筒内部与气流混合后送达火灾部位的技术方案,水和空气的混合效果不够理想,无法使用多种灭火剂以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火灾,因此只能在林业等少数普通火灾场合应用。而使用各种不同灭火剂的灭火器具,则必须使用泵、加压储存等相应的设备和技术,才能将相应的灭火剂有效地输送到不同类型火灾的发生部位。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各型风水灭火机中水和空气的混合效果不够理想,无法使用多种灭火剂以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火灾的不足,设计一种混合效果更好的多功能射流风力灭火机,从而在提高灭火效率的同时达到扩大风力灭火机可灭火灾种类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以便携式风力灭火机作动力的多功能射流风力灭火机,其特征在于:
a.在风机出风管(2)处同轴装设喷嘴(4)、负压腔(5)、喉管(6)和扩散管(7);
b.负压腔(5)通过灭火剂输送管(8)、控制阀(9)和灭火剂吸管(11)与灭火剂储藏罐(10)相连通。
灭火剂储藏罐(10)中可以灌装单一固体或液体灭火剂,也可将灭火剂储藏罐(10)分割成若干个区域分别灌装不同类型的固体或液体灭火剂。灭火作业时可以由控制阀(9)选用相应的灭火剂将其输送入喷头中进行不同火灾类型的灭火。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参见附图1),在现有风力灭火机的风机出风管(2)处装入一特殊设计的喷头部件,风力灭火机中的风机在内燃机的驱动下产生具有一定流量和风压的气流,该气流通过射流管的喷嘴(4)时急剧收缩,在喷嘴附近的负压腔(5)内形成极大的负压,该负压吸出储藏罐(10)中的灭火剂,在喉管(6)中混合后经扩散管(7)高速喷出,从而达到良好的灭火效果。
四、附图说明
图1为多功能射流风力灭火机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内燃机和风机,(2)为风机出风管,(3)为连接法兰和连接件,(4)为喷嘴,(5)为负压腔,(6)为喉管,(7)为扩散管,(8)为灭火剂输送管,(9)为控制阀,(10)为灭火剂储藏罐,(11)为灭火剂吸管,(12)为万向轮;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多功能射流风力灭火机的喷头部件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附图1所示,内燃机和风机(1)直接使用江苏林海动力机械集团公司生产的6MF-28型便携式风力灭火机改装,出风量0.5m3/s;
如附图3所示,喷头部件的结构尺寸如下:
喷射角 α=28°
直径 D1=110mm;D2=60mm;D3=10mm;D4=14mm;D5=18mm;D6=62mm;D7=40mm;
长度 L1=40mm;L2=70mm;L3=125mm;L4=90mm;L5=250mm;
灭火剂储藏罐(10)的容积为30L,全部灌装高倍数泡沫灭火剂,由控制阀(9)调整灭火剂的流量,通过灭火剂吸管(11)将泡沫灭火剂输送入喷头中进行灭火。
实施例2:
如附图2所示,将灭火剂储藏罐(10)分隔成4个独立的区域,并分别装入不同类型的液体或固体灭火剂。控制阀(9)为一个四通阀,4种不同类型的液体或固体灭火剂可通过4个吸管根据火灾类型、由控制阀(9)选用相应的灭火剂将其输送入喷头中进行灭火。
喷头部件的结构尺寸同实施例1。
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采用了特殊设计的喷嘴、喉管、负压腔和扩散管等,不仅可以使用多种灭火剂,且各种灭火剂与空气的混合良好,从而实现了在提高灭火效率的同时达到扩大风力灭火机可灭火灾种类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89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