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动旋压式钢管调直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78319.5 | 申请日: | 2010-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9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游兴荣;张庆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10 | 分类号: | B21D3/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1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 旋压式 钢管 调直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修理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手动旋压式钢管调直机。
[背景技术]
现在的工程建设过程中都不免要用到大量的钢管脚手架,主要应用于内外架、卸料平台、临边洞口安全防护等部位的搭设,这种脚手架钢管大都是以租赁方式应用时间贯穿整个施工周期。整个施工过程中材料的周转、脚手架的搭设与拆卸等原因会造成相当数量的钢管弯曲变形,一般的长钢管变形容易调直,短钢管就没有合适的方法和工具来调直,只好废弃不用,造成浪费和发生较大的成本损失(赔偿租赁公司)。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620083143公布了一种手动旋压式钢管调直机,其加压方式采取立式垂直加压,加压头通过加压头筒壁上的螺栓嵌在螺杆下端的环形凹槽内方式与螺杆连接,“V”形压板焊接在加压头上。其采用了人力转动螺杆的加压方式,缺点是加压过程中螺杆转动不够平稳和灵活,很容易卡死,旋压部件损坏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转动灵活、维修便捷、适合在建筑工地使用的手动旋压式钢管调直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动旋压式钢管调直机,包括机架、丝杆、旋压头、连接杆和轴承;丝杆的下端与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连接杆的下部通过轴承与旋压头连接。
更加完善的是,在连接杆顶端开有内孔,下部为阶梯轴;丝杆下端为四方头,四方头伸入连接杆顶部内孔中,用孔壁上的螺钉固定连接,旋压头上部为圆形套筒,轴承的外圈安装在圆形套筒内,内圈安装在阶梯轴的轴颈上。
更加完善的是,机架包括长方形框架和2对钢管座,长方形框架由2根长边框和2根短边框构成;2对钢管座为角钢焊接而成,其中1对分别固定在2根短边框的中部,另外1对固定在2根长边框的中部,位于短边框上的1对钢管座的中心连线与位于长边框上的另1对钢管座的中心连线在旋压头正下方交叉。
更加完善的是,丝杆的上端开有径向通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旋压部件转动灵活,易损件耐久且维修更换便捷,适合在建筑工地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手动旋压式钢管调直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手动旋压式钢管调直机实施例1的旋压部件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手动旋压式钢管调直机实施例2的旋压部件局部剖视图。
在图1、图2中,1-机架下部框架,2-脊状支架,3-钢管座,4-丝杆套,5-丝杆,6-连接杆,7-轴肩,8-旋压头圆形套筒,9-向心推力轴承,10-旋压头端盖,11-弧形压板,12-扳杆孔,13-大衬套,14-小衬套,15-紧定螺栓,16-推力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手动旋压式钢管调直机实施例1中,如图1所示,机架上部为脊状支架2,下部为长方形框架1,丝杆5垂直装在丝杆套4内,丝杆套4外周为圆形并焊接在脊状支架2的顶端中间位置。丝杆5可通过转动做垂直升降运动。
机架的长方形框架1由2根长边框与2根短边框构成,在每根边框的中间位置焊有一个钢管座3,钢管座3是用2段角钢相距2厘米焊接在边框上的,钢管放置其中不会左右滑动。由此设置,长边框上具有一对相距较长距离的钢管座3,短边框上是一对相距较短距离的钢管座3,分别用于矫正不同长度的脚手架钢管。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1中,旋压头底部是长条状弧形压板11,弧形开口朝下,旋压头与压板为一体铸造件,解决了焊接的压板容易损坏的问题。
如图2所示,丝杆的上端径向开有一个扳杆孔12,可以穿入长条扳杆,丝杆下端为四方头。连接杆6项端的端面为套筒状,连接杆6上端通过筒壁上的4个紧定螺栓15与丝杆5下端的四方头固定连接。连接杆下部是阶梯轴7,阶梯轴7通过轴承与旋压头连接。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1中,为使丝杆在加压过程中转动灵活,连接杆6下部采用了阶梯轴7与2只向心推力轴承9相配合的连接方式。阶梯轴7分为二段,上段是轴肩,下段是轴颈。旋压头上部是圆形套筒8,套筒8内上下装有1对向心推力轴承9,向心推力轴承9的外圈安装在套筒内,其外径与套筒内壁相适配,向心推力轴承9内圈安装在阶梯轴7的下段轴颈上,其内径与轴颈外周圆相适配。2只轴承的外圈之间装有大衬套13,圆筒底部装有小衬套14,在圆筒开口处装有端盖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七局第二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83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空气锤工作缸下套的密封机构
- 下一篇:一种平面在线往复追踪喷涂生产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