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狗枣猕猴桃叶总黄酮在制备预防与治疗血管性痴呆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77251.9 | 申请日: | 2010-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77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睢大员;金永日;于晓风;李绪文;桂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瑞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185 | 分类号: | A61K36/185;A61P25/28;A61K12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高***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猕猴桃 黄酮 制备 预防 治疗 血管性 痴呆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药物化学研究领域,更确切地说涉及利用从狗枣猕猴桃叶中提取分离的总黄酮制备预防与治疗血管性痴呆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期痴呆的患病率逐年上升。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和阿尔茨海默病是痴呆最常见的两大病因。血管性痴呆是在多次反复发作的脑血管病变基础上形成的以智能障碍为主的临床症候群。据流行病学调查,在欧美VD占老年期痴呆的15%~20%,而在我国高达60%。临床常见的血管性痴呆类型有:(1)多发性梗死性痴呆;(2)单发性梗死性痴呆;(3)小血管疾病引起的痴呆;(4)缺血和缺氧性低灌注引起的痴呆。其中多发性梗死性痴呆是血管性痴呆的主要类型,病理表现为大脑双侧多发性梗死。
实验研究表明: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明显升高;海马CAi区胆碱乙酰转移酶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和纤维数量明显减少;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升高及海马CAi区胆碱乙酰转移酶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和纤维数量减少与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程度呈正相关。大鼠脑缺血再灌后脑组织乙酰胆碱含量降低,给予拟胆碱能药物可改善学习记忆功能。许多研究证明:记忆突触即为胆碱能突触,胆碱能神经通路参与构成记忆痕迹。海马-边缘系统的传导通路与空间识别、工作记忆有关,基底核-大脑皮质的传导通路与学习过程的调制、参照记忆有关,这些部位的损伤可导致皮质、海马及基底核细胞萎缩,胆碱能传导通路受损,从而引起胆碱能缺陷和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因此,血管性痴呆的记忆功能障碍与中枢胆碱能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近年来,神经元间突触的改变在血管性痴呆发病中的作用愈来愈受到重视,研究表明:突触损伤是血管性痴呆等神经功能障碍退化性疾病早期的、共同的病理改变,与认知损害有着密切联系。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结构和功能的接触点,突触的可塑性是学习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突触形态结构的可塑性和传递效能的可塑性的物质基础都涉及神经元和突触部位的某些蛋白质、受体、神经递质、离子及信使分子的物理化学变化。
狗枣猕猴桃[Actinidia kollomikta(Rupr.et Maxim.)Planch.]是猕猴桃科(Actinidiaceae)猕猴桃属(Actinidia)落叶藤本植物,野生资源丰富。狗枣猕猴桃叶和果实均可入药,果实成熟时采摘,鲜用,具有滋养强壮之功效,叶鲜用或晒干备用(长白山植物药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983页)。
近几年来,本发明者对狗枣猕猴桃叶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至今为止,已从狗枣猕猴桃叶中分得了18个黄酮类化合物(图1,化合物1-18),其中7个为新化合物,分别是山柰甲黄素-3-0-芸香糖苷,山柰甲黄素-7-0-(4″-0-乙酰基-鼠李糖基)-3-0-β-D-吡喃葡萄糖苷,山柰甲黄素-7-0-(4″-0-乙酰基-鼠李糖基)-3-0-芸香糖苷(简称A-F-B),山柰甲黄素-7-O-(4″-O-乙酰基)-鼠李糖苷,4′-甲氧基-槲皮素-7-O-(4″-O-乙酰基-鼠李糖基)-3-O-β-D-吡喃葡萄糖苷,山柰甲黄素-7-O-(3″-O-乙酰基-鼠李糖基)-3-O-芸香糖苷、山柰酚-7-O-(4″-O-乙酰基-鼠李糖基)-3-O-芸香糖苷(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年,第28卷第11期,2060-2064页;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9年,第30卷第3期,468-473页)。本发明者还利用HPLC法对狗枣猕猴桃叶中含量最高的黄酮类成分A-F-B的含量进行了测定(药物分析杂志,2007年.第27卷第1期,120-122页)同时还测定了不同生长期狗枣猕猴桃叶中A-F-B的含量变化情况(中国中药杂志,2007年,第32卷第18期,1989-1990页),同时以A-F-B为指标性成分建立了狗枣猕猴桃叶总黄酮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陆娟.狗枣猕猴桃叶化学成分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本发明者还对狗枣猕猴桃叶总黄酮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狗枣猕猴桃叶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代谢紊乱具有改善作用(陆娟.狗枣猕猴桃叶化学成分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对大鼠实验性缺血性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金永日.狗枣猕猴桃叶黄酮类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同时对发生缺血改变的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有关(中国卒中杂志,2006年,第1卷第12期,842-84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对血管性痴呆具有预防与治疗作用的药物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瑞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春瑞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72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