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叶提取物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76898.X 申请日: 2010-05-17
公开(公告)号: CN102246963A 公开(公告)日: 2011-11-23
发明(设计)人: 陈佳铭;高玲;鲁玲;陈学敏;陈伟真;陈莎莎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朝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1/30 分类号: A23L1/3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01600 上海市松江区高***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竹叶 提取物 添加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竹叶提取物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主要应用于肉制品的预处理,属于天然植物添加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素有“竹子王国”之称,竹叶在我国具有悠久的食用和药用历史,历代文献中如《本草求真》、《本经逢原》、《药品化义》、《经曰》等均有记载。

在崇尚自然的今天,天然功能物质的用途为人们所关注。竹子是禾本科多年生常绿植物,是当今世界最具有使用价值的植物之一。然而就竹子的整体利用而言,对竹叶的开发明显滞后。如今,竹叶提取物作为一种新的黄酮类保健营养素正引起食品营养专家们的注意。竹叶的医疗保健作用早已为我国人民所认识。竹叶在我国具有悠久的食用和药用历史,据医书记载有凉心缓脾、清爽止渴等作用,这说明竹叶是中医一味传统的清热解毒药。1998年,(淡)竹叶又被卫生部批准列入了“药、食两用的天然植物名单”。经研究表明,竹叶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和生物活性多糖及其他有效成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健康消费意识不断增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更加严格,竹叶提取物作为一种天然食品添加剂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竹叶为原料,经过科学的加工、提取,制成一种天然绿色的竹叶提取物添加剂。从竹叶中提取有效成份黄酮和生物多糖等有效成份,该产品用于冷鲜肉的预处理,可起到抗菌、抑菌、肉质嫩化和护色的效果,显著提高商品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采用以下手段实现的:

竹叶提取物添加剂主要成份为竹叶黄酮20%-35%,竹叶多糖12%-25%。

竹叶提取物添加剂的提取方法为:

一种竹叶提取物添加剂,由竹叶经过两次循环水提和一次醇提后通过浓缩,再经喷雾干燥处理得提取物干粉。

将原料竹叶清洗干净;

将原料装入多功能提取罐中,经过5倍量水,煮沸0.5h,蒸汽压力为1Mpa处理,过滤,得到第一滤液和滤渣;

滤渣再次经过5倍量水,煮沸0.5小时,蒸汽压力为1Mpa处理,过滤,得到第二滤液和滤渣;

将第二滤渣加入8倍重量的80%乙醇,煮沸20min,蒸汽压力0.5-1Mpa,乙醇回流,直至回收的乙醇<80%停止回收,过滤,分别得第三滤液和滤渣;

将第一滤液、第二滤液、第三滤液混合并浓缩至比重D=0.8-1.2,即得浸膏;

浸膏进入喷雾干燥机,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75-85℃,即得竹叶提取物干粉。

本发明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和有益效果:

1)用于冷鲜肉的预处理,可起到抗菌、抑菌;

2)使得肉质嫩化、对肉质起到增香和护色的效果;

3)延长冷鲜肉的保质期;

具体实施方式

将原料竹叶清洗干净;

将原料装入多功能提取罐中,经过5倍量水,煮沸0.5h,蒸汽压力为1Mpa处理,过滤,得到第一滤液和滤渣;

滤渣再次经过5倍量水,煮沸0.5小时,蒸汽压力为1Mpa处理,过滤,得到第二滤液和滤渣;

将第二滤渣加入8倍重量的80%乙醇,煮沸20min,蒸汽压力0.51Mpa,乙醇回流,直至回收的乙醇<80%停止回收,过滤,分别得第三滤液和滤渣;

将第一滤液、第二滤液、第三滤液混合并浓缩至比重D=0.8-1.2,即得浸膏;

浸膏进入喷雾干燥机,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75-85℃,即得竹叶提取物干粉。

竹叶提取物添加剂主要成份为竹叶黄酮20%-35%,竹叶多糖12%-25%。

实施例1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

2010年3月10日28日期间在厦门银祥集团有限公司冷链加工车间,分割后的冷鲜肉在0-4℃条件下,将竹叶提取物添加剂喷淋在冷鲜肉表面,经过冷却后肉表面会形成一层薄膜,起到抗菌、抑菌、肉质嫩化、增香和护色的效果,延长冷鲜肉的保质期,提高商品性。竹叶提取物添加剂添加量为每1000克添加0.2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朝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朝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68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