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输管道缓蚀剂涂膜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76768.6 | 申请日: | 201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6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梁法春;刘德旭;龚金海;王振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勘察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5C7/08 | 分类号: | B05C7/0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10002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缓蚀剂涂膜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集输管道缓释剂涂膜器,特别是用于高含硫湿气集输管道的缓蚀剂涂膜器。
背景技术
在天然气工业中,湿气集输管道的功能是将集气站内未经分离和净化处理的天然气输往气体处理厂进一步加工。在湿气输送过程中管道与外部环境之间会发生热交换,当热传导使管壁温度低于水蒸气露点时一部分重组分会凝析出来,从而产生积液。对于含有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酸气管线,在有积液存在条件下,会引起管线严重的电化学腐蚀,造成管壁减薄甚至穿孔,从而导致有毒介质泄漏,进而引发中毒或燃烧、爆炸等事故。实际工业生产中通常采用定期进行管道缓蚀剂涂膜的方法来防止管线腐蚀。即通过向管线内加注缓蚀剂,使缓蚀剂和管内壁充分接触,缓蚀剂通过特殊亲金属性化学键作用,会和管内金属表面强烈结合,形成一层保护膜。在对管壁进行涂膜时通常采用两个清管器,缓蚀剂加注在前后两个清管器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液塞。两清管器在后方气体推动下在管内行走,封闭在两清管器间的缓蚀剂液塞和管壁接触,从而对管壁进行涂膜。但在实际涂膜作业过程中,由于清管器在管道中运动特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前后两个清管器运行速度往往不一致,当前方清管器运行速度大于后方清管器时,前后两清管器之间的间距会增加,此时封闭在两清管器之间的缓蚀剂将不再充满整个管道,而是产生分层,从而导致上部管壁由于未能和缓蚀剂接触,不能形成保护膜,因此顶部管线的腐蚀速率远大于管线底部,这就是所谓的管线顶部腐蚀。
美国专利US6874193提出一种喷射型缓蚀剂涂膜装置。该装置核心部件是安装在头部的文丘里喷嘴,文丘里喷嘴和装置尾部连通。当清管器后方气体到达文丘里喷嘴时,因流通面积突然缩小,流体得到加速,根据伯努利原理将产生负压,造成局部真空,从而使沉积在管线下部的液体经由液体抽吸管被携带进入喷嘴,被气流夹带向管壁上部喷射,对管线上部进行缓蚀剂涂膜保护。但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由于清管器后方气体不断进入两清管器所形成封闭空间,从而导致前后两清管器间距越来越大,封闭在其间的液体高度越来越低,液体进入喷嘴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甚至完全失效;二是清管器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转动,从而导致喷嘴喷射位置偏离管线顶部,从而导致管壁顶部可能接收不到喷射液体;三、喷射的液体量受管道后方气体流速、管路结构等多种因素影响,无法维持恒定,不能保证预膜质量。
文章“湿气管道的顶部腐蚀与防护”(腐蚀与防护,2007年第28卷第4期:167-170)提到了一种旋转型涂膜装置。该装置为一个圆柱体,圆柱表面加工有许多螺旋状沟槽,当装置在管道中被气体推动前进时,螺旋状沟槽中的气流会推动涂膜器不停地旋转,从而将加注到管道底部的液相缓蚀剂带到管道顶部。事实上,由于涂膜器和管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相当大,在运行过程中很难发生转动,无法将底部液体携带到顶部,因此无法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涂膜装置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能够以恒定速度将缓蚀剂均匀涂覆在管壁四周,保证缓蚀剂涂膜质量的集输管道缓蚀剂涂膜器。
本发明由电池仓,电机仓,叶轮组成,电池仓和电机仓为管状体,两端均安装有导向盘和密封皮碗,由螺栓固定在前后盖板上,电池仓内安装有电池组和调速器,由电池导线将二者相连,电池仓与电机仓通过万向节连接;调速导线布置在万向节内,将调速器与电机仓内的电机相连,电机的转轴与叶轮相连。
本发明在涂膜过程中,其叶轮在电机驱动下旋转,通过叶片将管道下部缓释剂携带到管道顶部,覆盖整个管道内壁,同时,可根据气量的大小,调节叶轮转速,保证了涂膜时间和涂膜质量,有效降低顶部腐蚀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叶轮剖视图;
图3 为本发明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可知,本发明由电池仓1,电机仓2,叶轮3三大部分组成,电池仓1和电机仓2为管状体,两端均安装有导向盘5和密封皮碗6,由螺栓固定在前后端板上,电池仓1内安装有电池组9和调速器11,由电池导线10将二者相连;电池仓1与电机仓2通过万向节12连接,调速导线13布置在万向节12内,将调速器11与电机仓2内的电机17相连,电机17的转轴22与叶轮3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勘察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勘察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67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床主轴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用于发动机的EGR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