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间剪叉式伸缩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6640.X | 申请日: | 201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24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潘存云;冯庆涛;郭凯;张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M11/32 | 分类号: | F16M11/32;F16M11/38;B66F7/28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陈立武 |
地址: | 41007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间 剪叉式 伸缩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间机械装置,具体指一种空间剪叉式伸缩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剪叉式伸缩机构大多为平面结构形式,以单组平面剪叉机构作为伸缩升降机构应用较为常见。例如名称为《剪叉式自举升降平台》的中国专利文献(专利申请号:200620025934.1)和名称为《平衡式升降平台》的中国专利文献(专利申请号:200710176158.4)所公开的内容虽然都是同时使用两组剪叉机构,但所述的两组剪叉面处于同一平面或处于两个平行的平面。机构在伸缩过程中,剪叉列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只是简单地使用成倍增加的剪叉列来提高承载能力。而且这种多组剪叉列并行组合后,由于其支撑点偏多,所需要的驱动力就多,因此要使各剪叉列同步实现平稳升降较为困难。另外,由于外部载荷产生的水平分力,工作过程中也会使其在伸缩方向上产生较大的摇晃,同时由于其侧向受力差,整个伸缩过程都会处于不稳定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伸缩机构所受侧向力和扭转力不足的缺陷,提供一种空间剪叉式伸缩机构,该机构的制造工艺要简单,要具备伸缩幅度大、抗压抗弯、运行稳定等特点。且作为基础件,配以驱动系统后,可用于剪叉升降台、升降机、升降移动变化塔、跨度支撑装置等。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空间剪叉式伸缩机构,参见图1,具有至少二个带轴孔的铰链1。其技术特点在于,所述铰链1的本体11上呈辐射状均匀分布有至少三个铰耳12。各铰耳12上分别铰接至少一根叉杆2。所述二个铰链1的三根叉杆2分别依次对应通过销轴3两两交叉铰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机构可以通过上述驱动杆件叉杆2的转动或铰链1的移动来实现机构的伸缩,实践证明其伸缩状况良好,没有干涉问题;由于剪叉式伸缩面从已知的两个相平行的面改进成了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伸缩面,各伸缩面之间相互支撑,使得整个伸缩机构十分稳固,在伸展与收缩的过程中晃动程度十分微小,故使用起来安全可靠;由于整个结构环绕铰链1中心的轴孔对称分布,故使其对空间不同方向的力的承载能力比较强。此外,该机构可根据需要以此为一个单元多单元串联叠加。因此,该机构具有伸缩幅度大,结构合理稳定,工作平稳可靠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示为:
1-铰链,
11-本体,
12-铰耳,
2-叉杆,
3-销轴,
4-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本发明的该实施例取材铝合金铸制铰链1。铰链1的本体11的外径为¢60mm,轴孔内径为¢40mm。呈辐射状均匀分布在各本体11上的铰耳为三个,故称本例剪叉式空间立体伸缩机构为正三棱形剪叉式伸缩机构。铰接在各铰耳12上的叉杆2取材宽50mm、厚30mm的铝合金条材裁制而成,单杆长100mm,共三杆。上述构件铰链1和叉杆2按上述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参照附图1所示结构组装,即铰链1的本体11上呈辐射状均匀分布三个铰耳12。各铰耳12上分别铰接一叉杆2。亦如附图1所示,将二个上述本例剪叉式空间立体伸缩机构的二个铰链1的各三个叉杆2分别依次对应通过销轴3两两交叉铰接即成为二层的空间剪叉式伸缩机构。为使铰接的叉杆2获得更稳妥的旋转效果,在所述交叉铰接的两叉杆2之间的销轴3上还套装有一垫圈4。
由此构成的本发明的空间剪叉式伸缩机构经试制试用被证明效果显著,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66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块液膜连续反应装置
- 下一篇:血液透析瘘管修复用涤纶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