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D-SCDMA小区搜索方法及终端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75674.7 | 申请日: | 2010-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4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 发明(设计)人: | 沈旭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48/16 | 分类号: | H04W48/16;H04L25/02;H04L1/00;H04B1/707 |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2 | 代理人: | 成春荣;竺云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td scdma 小区 搜索 方法 终端设备 | ||
1.一种TD-SCDMA小区搜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终端在进行下行同步码检测的同时,进行第一次粗频偏估计;
在完成所述下行同步码的检测和所述第一次粗频偏估计后,所述终端直接进行训练序列码的检测,并在进行训练序列码检测的同时,进行第二次粗频偏估计;
所述终端进行后续的精频偏估计、广播信道BCH初始交织子帧检测和BCH解调,完成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小区的搜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D-SCDMA小区搜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行后续的精频偏估计、广播信道BCH初始交织子帧检测和Bch解调的步骤中,所述终端先进行所述精频偏估计,在完成所述精频偏估计后,再同时进行所述BCH初始交织子帧检测和BCH解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D-SCDMA小区搜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行后续的精频偏估计、广播信道BCH初始交织子帧检测和BCH解调的步骤中,所述终端同时进行所述精频偏估计、广播信道BCH初始交织子帧检测和BCH解调。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TD-SCDMA小区搜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以下步骤:
所述终端在每一次完成粗频偏估计后,根据粗频偏的估计结果,对本地晶振频率进行校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TD-SCDMA小区搜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通过本终端内的自动频率控制AFC系统,进行所述本地晶振频率的校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TD-SCDMA小区搜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在进行下行同步码检测之前,还包含以下步骤:
对各个载波进行扫频;
根据所述扫频结果,进行粗同步估计。
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行同步码检测模块、粗频偏估计模块、训练序列码检测模块、精频偏估计模块、子帧检测模块和BCH解调模块;
所述下行同步码检测模块用于进行下行同步码的检测,并在进行下行同步码检测的同时,触发所述粗频偏估计模块进行第一次粗频偏估计;
所述训练序列码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下行同步码检测模块完成下行同步码的检测,并且所述粗频偏估计模块完成第一次粗频偏估计时,直接进行训练序列码的检测,并在进行训练序列码检测的同时,触发所述粗频偏估计模块进行第二次粗频偏估计;
所述精频偏估计模块用于在所述粗频偏估计模块完成第二次粗频偏估计后,进行精频偏估计;
所述子帧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粗频偏估计模块完成第二次粗频偏估计后,进行广播信道BCH初始交织子帧检测;
所述BCH解调模块用于在所述粗频偏估计模块完成第二次粗频偏估计后,进行BCH解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频偏估计模块在完成精频偏估计后,指示所述子帧检测模块和BCH解调模块同时进行所述BCH初始交织子帧检测和BCH解调。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频偏估计模块、子帧检测模块和BCH解调模块在所述粗频偏估计模块完成第二次粗频偏估计后,同时进行所述精频偏估计、广播信道BCH初始交织子帧检测和BCH解调。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含:校准模块,用于在每一次所述粗频偏估计模块完成粗频偏估计后,根据粗频偏的估计结果,对本地晶振频率进行校准。
11.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准模块通过自动频率控制AFC系统实现。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含:
扫频模块,用于对各个载波进行扫频;
粗同步估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扫频模块的扫频结果,进行粗同步估计,并在完成粗同步估计后,触发所述下行同步码检测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567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