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能收集转换供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5391.2 | 申请日: | 201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7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罗波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波浪 |
主分类号: | H02K7/18 | 分类号: | H02K7/18;H02P9/04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陈书诚 |
地址: | 410009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能 收集 转换 供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能收集转换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电力的需求的迅速增加,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目前现有的发电形式大致有这么几种: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潮汐发电、原子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等。现有的水力动能收集转换供电装置,虽属再生性能源利用,但是,对一个国家来说可供发电的水力资源是有限的,建造一个全套装置,工程费用高,这种机组要求制作技术高、造价高、运行中高速叶轮磨损严重、维修费用高等原因,实际运行成本很高。而火力发电则是以煤为燃料,火力发电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特别煤是不可再生资源,且为宝贵的化工原料,而地下贮量是有限的。太阳能发电很经济,但由于收集装置庞大、制作技术难度大等原因,不能形成较大规模来提供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原子能发电虽经济,但由于存在的安全隐患令人恐惧,也不能迅速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消耗能源即可发电的且能输出稳定电流的动能收集转换供电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动能收集转换供电装置,包括动能收集储存机构、传动机构、擒纵机构、发电机,还包括调速机构、非连贯动能收集转换机构,所述调速机构与擒纵机构相连接,所述非连贯动能收集转换机构输入端与传动机构相连接,所述该非连贯动能收集转换机构的输出端与发电机相连接,非连贯动能收集转换机构将传动机构的非连贯的单向旋转运动变成匀速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还包括一个用于控制调速机构的运行快慢的反馈控制供电系统,该反馈控制供电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源管理模块、电源保护模块、电源监控模块和反馈控制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与发电机连接,所述反馈控制模块与调速机构连接,所述电源监控模块用于电源输出。
所述非连贯动能收集转换机构包括轴、固定在轴上的子齿轮和可自转的母齿轮及游丝,所述该游丝一端连在轴上,另一端连在母齿轮上。
本发明采用动能收集储存机构作为能量收集储蓄机构,能够把手动或自动收集的动能以弹性势能的形式储蓄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再变为机械动能释放用来发电,不需消耗能源即可发电,能够有效避免对环境的影响。调速机构能够根椐用电产品所需电流的大小自动调节发电机转速,达到需要电流的大小,可快速调节并使发电机输出稳定电流。本发明结构简单,其输出的直流稳压电流可广泛应用于国防、科研、大专院校、实验室、工矿企业、电解、电镀、直流电机、充电设备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调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一
从图1可看出,本发明包括动能收集储存机构1、传动机构2、擒纵机构3、调速机构4、非连贯动能收集转换机构5、发电机6。动能收集储存机构1、传动机构2、擒纵机构3、调速机构4依次连接,非连贯动能收集转换机构5输入端与传动机构2相连接,非连贯动能收集转换机构5输出端与发电机6相连接,非连贯收集转换机构5包括轴53、固定在轴53上的子齿轮51和可自转的母齿轮52、游丝54,所述该游丝54一端连在轴53上,另一端连在母齿轮52上,母齿轮52与传动机构2的齿轮啮合,子齿轮51与发电机6上的齿轮啮合,由于游丝54的物理特性作用,母齿轮52不连贯的转动经游丝54变成子齿轮51匀速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6发电。
动能收集储存机构1由上条机构11、带发条轴的发条12、止退机构13、齿轮盒14组成,其中上条机构11由人工上条组件和自动上条组件组成,两个组件可单独使用形成上条机构,也可共同组成上条机构,上条机构11与发条轴连接。发条轴与发条12内端连接。齿轮盒14一端与发条12外端连接且同轴心,一端与传动机构2连接。
工作时,通过上条机构11将机械动能传递给发条轴,发条轴再传给发条12以势能的形式存储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再通过发条12传给齿轮盒14转变为机械动能释放。止退机构13是一种只能单向转动的机械齿轮组合,与上条机构11和发条12的发条轴连接,使它们只能往一个方向转动来完成上紧发条的工作。
从图2可看出,本发明的调速机构4由内桩41、外桩42、游丝43和快慢针部件7组成,游丝43的内端铆牢在内桩41内壁上面,外端固定在外桩42内。快慢针部件7包括快慢针体71和内夹73及外夹72,快慢针部件7的孔套在内桩41上,内夹73和外夹72固定在快慢针体71上,快慢针部件7可在内桩41上转动,游丝43被动地夹持在内夹73和外夹72之间,通过反馈电路控制快慢针部件7转动,就改变了游丝43的工作长度,从而改变了系统的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波浪,未经罗波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53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