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灌胶机机头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5009.8 | 申请日: | 201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9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许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曼斯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0 | 分类号: | B05C5/00;B05C11/00;B05C1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陈耀忠 |
地址: | 201611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胶机 机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灌胶机,尤其涉及一种灌胶机机头。
背景技术
灌胶机又称为点胶机,是专门对流体进行控制,并将液体点滴、涂覆、灌封于产品表面或产品内部的自动化机器,在现在的大规模工业生产的生产工艺中使用非常广泛。灌胶机按照使用的胶水可分为单组分灌胶机和双组分灌胶机,双组分灌胶机需要将双组分的液体按照一定重量比进行混合,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双组分灌胶机主要是国外的灌胶机。
现有的双组分灌胶机的机头上两种组分的液体分别从两组各自独立的进胶装置上进入,由各自独立的进胶控制阀控制进胶的开关,进胶控制阀一般采用针阀。这种灌胶机的设计使用后发现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首先是胶的渗漏问题,针阀的优点是入胶量容易控制,看似封闭性很好,但实际上对压力的稳定性有很高的要求,压力稍微不稳定或者压力不够,就极易产生胶水的渗漏;其次因为采用使用时进胶,不使用时关闭针阀不进胶,胶水在管道中会有积存,加上重新启动时压力的变化,以及各自独立的进胶控制阀如果在开关时有一点不同步的情况,就使得胶水量计算错误,造成进胶量不符合要求,混合胶不正确或出胶大小不一致等,另外胶水在进胶控制阀、接头及管路上堵塞,清洗困难等情况也常常出现并影响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灌胶机机头,解决现有技术漏胶或胶水量不正确导致混合胶不正确,胶水堵塞清洗困难影响生产的缺陷。
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灌胶机机头,包括两组进胶装置,进胶装置连通胶水混合腔,胶水混合腔连通出胶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胶装置包括进胶控制阀,所述进胶控制阀控制进胶口在进胶时与胶水混合腔连通,不需要进胶时通过回胶口连接循环管通回胶水容器,所述进胶控制阀采用“L”形通路球,互成90度的连通的通路的转折点位于所述通路球的球心,所述通路球绕球心转动,分别连通进胶口和胶水混合腔或进胶口和回胶口。
所述两组进胶装置采用一个气缸驱动,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一个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带动两侧对称的与主动齿轮啮合的被动齿轮,两个被动齿轮上固定连接有阀杆,所述阀杆另一端固定在两组进胶装置的通路球上。
所述阀杆固定在被动齿轮中心,与气缸的输出轴平行。
所述“L”形通路球的折形通路的内角为90度。
在所述两组进胶装置外分别连接有清洗阀。
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具有通路的球式阀芯在进胶和回胶之间切换,让胶水一直保持着流动的状态,避免了胶水出现堵塞现象,而且球式阀芯的转动对压力的要求很小,转动迅速而精确,胶水量不会计算错误,依靠一个气缸对两组阀芯同时进行推动,保持了两组分胶水的完全同步,减少了两份混合的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B-B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C-C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2中D-D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立体示意图。
其中:1-胶水混合腔,2-出胶口,3-进胶口,4-回胶口,5-“L”形通路球,6-气缸,7-气缸输出轴,8-主动齿轮,9、9’-被动齿轮,10、10’-阀杆,11-清洗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新型灌胶机机头,包括两组进胶装置,进胶装置连通胶水混合腔1,胶水混合腔1连通出胶口2,所述进胶装置包括进胶控制阀,所述进胶控制阀控制进胶口3在进胶时与胶水混合腔1连通,不需要进胶时通过回胶口4连接循环管通回胶水容器,所述进胶控制阀采用“L”形通路球5,互成90度的连通的通路的转折点位于所述通路球5的球心,所述通路球5绕球心转动,分别连通进胶口3和胶水混合腔1或进胶口3和回胶口4。
所述两组进胶装置采用一个气缸6驱动,所述气缸6的输出轴7上固定有一个主动齿轮8,所述主动齿轮8带动两侧对称的与主动齿轮8啮合的被动齿轮9和9’,两个被动齿轮9和9’上固定连接有阀杆10、10’,所述阀杆10、10’另一端固定在两组进胶装置的通路球5上。所述阀杆10、10’固定在被动齿轮9、9’中心,与气缸的输出轴7平行。
在所述两组进胶装置外分别连接有清洗阀11,清洗阀11包括清洗气缸和清洗阀芯如针阀芯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曼斯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曼斯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50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车身烘房半圆形变截面送风道
- 下一篇:食物残渣破碎机破碎刀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