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仿毛差别化纤维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74972.4 | 申请日: | 201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5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缪国华;李培;高胤杰;秦庆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恒逸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6 | 分类号: | D02G3/36;D02G3/04;D02G1/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12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差别 化纤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酯复合长丝生产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仿毛差别化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涤纶仿毛产品层出不穷,但普遍基于一些常规原料的复合加工,随着新型原料的不断涌现,多重多变的复合纤维开发领域更加宽广。差别化纤维就是指对常规品种化纤有所创新或具有某一特性的化学纤维,主要通过对化学纤维的化学改性或物理变形制得。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纤维,是近几年在国内兴起的新型纤维,该纤维具有优异的服用性能,手感柔软,弹性优异,且吸湿性、抗静电性能、抗污性等方面都比常规PET纤维具有优势,目前国内外还未见用PTT纤维开发出一种内刚外柔的新型仿毛差别化纤维。
中国专利局公开了一种仿毛涤纶复合长丝的制造方法,公开号是CN1587467A,该发明专利是通过超细旦海岛复合丝与常规POY复合假捻后,再与高收缩涤纶FDY进行复合而成的仿毛纤维。该纤维经加工后,超细旦海岛复合丝浮于表层,与本专利中PTT纤维浮于表层,所体现的原料特性完全迥异,前者着重细腻的手感,后者更着重于体现仿毛纤维的仿生性,特别是弹性。
发明内容
目前,市场上涤纶仿毛产品层出不穷,但普遍基于一些常规原料的复合加工,本发明利用PTT纤维服用性能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新型仿毛差别化纤维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仿毛差别化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为如下步骤:
1)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为原料,制备预取向丝(a),单丝纤度在0.5-2.5dpf之间;断裂伸长75-90%;预取向丝(a)拉伸加捻后沸水收缩率在3-14%之间。由于PTT纤维弹性回复率好,手感柔软,易染色,防静电,并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因此其更适合于做一些化纤仿毛产品的开发。
2)采用改性高收缩聚酯为原料,制备全牵伸高沸水收缩纤维(b),高沸水收缩纤维的单丝纤度在2-4dpf,其沸水收缩率大于预取向丝(a)经拉伸假捻后的沸水收缩率在20-60%之间;所述的改性高收缩聚酯所采用的改性单体为间苯二甲酸、异戊二醇、己二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3)在DTY机(拉伸假捻变形机)上,预取向丝(a)经一罗拉、一热箱、冷却板,在假捻器进行拉伸假捻,而后在二罗拉前与高沸水收缩丝(b)汇合,经网络器进行网络复合,再经二热箱,得复合纱线产品,产品中假捻后的预取向丝(a)与高沸水收缩纤维(b)质量比值为0.5-2,经染整加工后,原料(a)浮于表层,原料(b)分布于芯层,该仿毛差别化纤维生产难点在于,合理控制两者的沸水收缩率、原料复合比例、复合卷绕张力、原料截面等,使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达到所需要的风格,用该方法制备的仿毛纤维,更具有柔软的手感和弹性。
所述的预取向丝(a)的截面为三叶、四叶、五叶、六叶中的任何一种;所述的高沸水收缩纤维(b)的截面为圆形、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中的任意两种任意比例的截面。
所述的步骤3)中卷绕速度300-500m/min,一热箱温度为140-170℃,拉伸比DR为1.35-1.50,假捻DY比为1.30-1.60,二热箱加热关闭,卷绕张力在5-12CN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针对目前市场上新型原料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纤维,利用该纤维优异性能,采用假捻复合技术,让该纤维浮于纱线表层,发挥其优异服用性能,同时利用PET纤维的刚性,把其置于纱线的内层,开发出一种新型仿毛差别化纤维,浮于表层的PTT纤维,更接近于羊毛纤维的性能,在弹性回复、手感、抗静电、染色等性能上比普通仿毛产品更有优势,同时两种原料的异截面化处理,使产品在光泽,抗原纤化方面具有显著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A为预取向丝(a),B为全牵伸高沸水收缩纤维(b);
1为切丝器,2为零罗拉,3为一罗拉,4为探丝器,5为一热箱,6为冷却板,7为假捻器,8为二罗拉,9为网络器,10为二热箱,11为三罗拉,12为油轮,13为复合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恒逸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恒逸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49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脑针织横编机的成圈机构
- 下一篇:环锭细纱机集体落纱凸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