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抑制卵巢癌肿瘤细胞生长的牛樟芝环己烯酮化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74712.7 | 申请日: | 2010-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2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胜勇;温武哲;郭茂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122 | 分类号: | A61K31/122;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雒纯丹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抑制 卵巢癌 肿瘤 细胞 生长 牛樟芝环 己烯 化合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化合物的新应用,尤其是关于一种利用由牛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萃取物中所分离纯化的化合物抑制卵巢癌肿瘤细胞生长的用途。
背景技术
人类卵巢癌(ovarian cancer)是常见的妇科癌症之一,研究指出卵巢癌的可能致病原因包含:荷尔蒙及排卵因素、环境因素例如卵巢长期暴露在致癌物质、家族病史、肥胖、年龄、以及罹患乳癌致使发生卵巢癌的危险性增高等。由于卵巢癌早期症状:下腹不适、恶心和厌食等症状与一般胃肠疾病相似,并无可识别的明显症状,且没有普遍和简单的检查方法,目前较简便的方式即为透过抽血检验癌症抗原CA-125或利用超音波、X光或腹腔镜检查骨盆腔进行诊断,然而这些检验方法并不能有效且准确地诊断出早期的卵巢癌,因此大部分的案例是在癌症后期才被诊断出来,约70%的卵巢癌就诊时已属第III-IV期,通常此时癌细胞已经转移扩散,预后极差,因此致使罹癌妇女的存活率相当的低,故卵巢癌已成为已开发国家中主要致死的妇科癌症之一。
卵巢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化学药物治疗与放射线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对于早期的卵巢癌以手术治疗即可,有时加上预防性的化学治疗;其它阶段的卵巢癌,为防止细胞四处扩散,必须追加完整的化学治疗或放射线治疗,至于复发的卵巢癌,除积极除去可切除的病灶外,化学治疗用药的更换亦可能提升疗效。然而由于缺乏早期准确诊断的方法,使得卵巢癌的治疗成效不如预期,且其5年存活率只有30%;此外,不论是放射线治疗或化学治疗,常会导致许多副作用或不适症状,因此研发可以抑制卵巢癌细胞生长且无有害副作用的物质极为迫切。
牛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在台湾民间又称为樟菇、樟菰、樟内菰、牛樟菇或红樟,是本省独有的药用菇类,其属于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 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的多年生蕈菌类。由于樟芝在自然界中仅寄生于台湾特有的保育类牛樟木树干的中空心材内壁组织上,加上人为的盗伐,使得寄生于其中方能生长的野生牛樟芝数量更形稀少,且由于在自然状态下樟芝子实体的生长相当缓慢,所以野生樟芝数量稀少且价格昂贵。
牛樟芝的子实体为多年生,无柄,呈木栓质至木质,其具强烈的樟树香气,且形态多变化,有板状、钟状、马蹄状或塔状。初生时为扁平型并呈鲜红色,之后其周边会呈现放射反卷状,并向四周扩展生长,颜色亦转变为淡红褐色或淡黄褐色,并有许多细孔,且其为牛樟芝的药用价值最丰富的部位。
在台湾民俗医学上,牛樟芝具有祛风行气、化瘀活血、温中消积、解毒消肿以及镇静止痛的功效,并视为上好的解毒剂,凡食物中毒,腹泻,呕吐,农药中毒均有解毒作用,此外对改善肝、胃机能障碍及血液循环疾病均具有辅助治療功效。牛樟芝如同一般食药用的蕈菇类,具有许多复杂的成分,已知的生理活性成分中,包括:三萜类化合物(triterpenoids)、多糖体(polysaccharides,如β-D-葡聚糖)、腺苷(adenosine)、维生素(如维生素B、烟碱酸)、蛋白质(含免疫球蛋白)、超氧歧化酵素(superoxide dismutase,SOD)、微量元素(如:钙、磷、锗)、核酸、固醇类以及血压稳定物质(如antodia acid)等,此些生理活性成分被认为具有抗肿瘤、增加免疫能力、抗过敏、抗病菌、抗高血压、降血糖及降胆固醇等多种功效,且有助于护肝及肝脏相关疾病的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47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