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备用蓄电池的配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4673.0 | 申请日: | 201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7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魏士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天任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10/12 |
代理公司: | 淮安市科文知识产权事务所 32223 | 代理人: | 谢观素 |
地址: | 223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备用 蓄电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备用蓄电池,具体涉及备用蓄电池的配组方法,涉及备用蓄电池浮充电压的一致性能和浮充使用寿命。
背景技术
备用蓄电池是应用于通信、电力,UPS等工业用的备用电源,蓄电池需要多只配组使用才能用于220V、110V、48V等备用电源系统,而蓄电池单格浮充电压偏差较大是影响寿命的主要原因,浮充电压的偏差受原材料的纯度,安全阀的开闭阀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但根本原因则取决于复合反应效率的一致性程度,复合反应效率很小的变动可引起电压很大偏差,而影响蓄电池内复合反应效率最主要的因素是电池内正负极活性物质的搭配比例的和隔板的饱和度。目前,国内对于备用蓄电池的配组方式多采用后补的方式,即在蓄电池充电完成后,对蓄电池进行浮充电压检测配组,由于相关数据存在偶然性,且不同组的电池差异较大,蓄电池组应用一段时间后,各单格之间的差异很快体现出来,给蓄电池浮充使用寿命带来很大隐患,然而要彻底解决电池内正负极活性物质搭配比例和隔板吸酸饱和度的一致性问题,依照目前的控制手段还很难达到。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备用蓄电池的配组方法,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备用蓄电池的浮充电压的一致性低、以及浮充使用寿命低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备用蓄电池的配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确定一个数值作为单片极板重量设计值,然后对单片极板进行称重,留取与重量设计值±2.5%范围内的极板;
(2)对步骤(1)得到的、与重量设计值±2.5%范围内的极板进行分组,按顺序排列至少分为大、中、小三组,每组中的最小值依次相差同一个固定值;
(3)用步骤(2)得到的三组极板进行极群配组,中间组的极板自行配组,最大、最小组的极板以1∶1相互配组,其中的一张负极板取自中间组;
(4)配组完成后的极群,各极群的重量偏差不超过1%。
极群的重量包括:极板重量和隔板重量,其中隔板重量变化较小。影响关键在于极板的重量,因为极板的重量不仅影响极板正负极活性物质的比例,而且影响极板的厚度,而极板的厚度影响蓄电池的装配压力,从而影响隔板的吸酸饱和度。极板的重量包括板栅重量和铅膏重量,板栅的重量在过程中变化较小,而铅膏重量受涂板机条件影响,不易控制、变化较大。由于板栅之间的重量差极微小,可以或略不计,因此,极板重量差,基本就是铅膏的重量差,本发明按照正负极极板重量进行极群配组,不仅保证了极群正负极活性物质配比,而且保证了每个极群正负极板的厚度一致,从而保证了蓄电池装配压力的一致性,以及隔板的吸酸饱和度的一致性。蓄电池浮充电压的一致性可提高一倍以上。
采用本发明的配组方法做成电池后,正负极活性物质配比及隔板吸酸饱和度的一致性很高,蓄电池浮充电压的一致性可提高一倍以上,浮充使用寿命可提高到10年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备用蓄电池的配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以15AH极板为例,确定其重量为200g作为单片极板重量设计值,然后对单片极板进行称重,留取与重量设计值±2.5%范围内的极板,即留取196-205g重量的极板,剔除超轻和超重的极板;
(2)对步骤(1)得到的、与重量设计值±2.5%范围内的极板进行分组,按重量顺序排列分为大、中、小三组,第一组重量范围:196-198g,第二组重量范围:199-201g,第三组重量范围:202-205g,每组中的最小值依次相差同一个固定值3;
(3)用步骤(2)得到的三组极板进行极群配组,中间组的极板自行配组,最大、最小组的极板以1∶1相互配组,其中的一张负极板取自中间组(例如,一组极群有六张正极板,则三张取于最大组,三张取于最小组,有七张负极板,则三张取于最大组,三张取于最小组,一张取于中间组);
(4)配组完成后的极群,各极群的重量偏差为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天任,未经张天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46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DMA一体化多制式的基站双工器
- 下一篇:二次电池、充电装置与其电池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