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成本的昆虫细胞无血清培养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74652.9 | 申请日: | 201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8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滕小诺;徐龙飞;蔡建华;毛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亚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7 | 分类号: | C12N5/07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晖信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4 | 代理人: | 樊英如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昆虫 细胞 血清 培养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血清培养基。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昆虫细胞无血清培养基。
背景技术
细胞培养是将细胞在体外进行繁殖和培养,该工作始于20世纪初,现在已经成为生物学和医学研究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并发展成为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细胞培养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生物医学领域如细胞生物学、生理学、药理学和毒理学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减少了试验动物的使用数目,正符合3Rs理论,即对待动物要有人性(refinement),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量(reduction)和尽量找到使用动物的替代方法(replacement)的要求。
另外,在最近10年里无脊椎动物细胞和组织培养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用杆状病毒表达载体,昆虫培养细胞作为宿主的真核表达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外源蛋白质,特别是成功表达了大量的具有很高医药价值的活性蛋白质之后,备受人们青睐。
要让细胞很好地生长和繁殖,必须努力创造合适的条件,最好模拟细胞原来生长的体内环境,包括温度、pH值、渗透压和氧气供应情况。细胞体外培养需要合适的培养瓶或者特定的培养界面,但是细胞培养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培养基。
大多数商业上可获得的培养基的主要问题是需要向培养基提供大量的血清成分(一般5-20%),由于血清的高价格和有限制的可获得性,这就造成了一个显著的限制因子。此外,在培养基中动物血清或血清白蛋白的使用从生产的观点上看也是有问题的,这是因为血清中未鉴定的蛋白质的存在可使得下游产品纯化的努力复杂化,并且其中污染的动物病毒可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类似的,在这些材料中发现的未鉴定的蛋白质也向较小规模的实验努力中引入了多余的变量。更进一步地,血清本身的质量在每一批都有变化,这就引入了污染的危险,这些危险必须由科学家或生产工程师针对血清的每一变化来研究和解决。
目前已经开发出用于培养昆虫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基,例如2006年7月4日提交的JP20060185008中所述的无血清培养基。但这些培养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成本过高,如前述培养基中含有多种小分子添加物,一些重组蛋白。再比如,2004年公开的公开号CN1498267A所述培养基含有高浓度维生素和酵母提取物,提高了成本。不利于大规模的昆虫细胞培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低成本的昆虫细胞无血清培养基。该目的可通过下文所述的技术方案实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培养昆虫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基,所述无血清培养基包含5~10g/L碳水化合物、40~60g/L氨基酸、50~100g/L无机盐、0.01~0.1g/L维生素、12-20g/L的酵母提取物以及20-40ml/L的化学限定脂质混合物。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无血清培养基不含半胱氨酸。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无血清培养基含有0.45-0.6g/L的谷氨酰胺。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无血清培养基中所述的碳水化合物不包含蔗糖。
附图说明
图1:High Five细胞在SFMB培养基和Express Five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
图2:High Five细胞在SFMB培养基和Express Five培养基中蛋白表达情况的柱形图。
发明详述
培养基组成
大部分昆虫细胞都利用葡萄糖、果糖或麦芽糖作为主要碳源和能源,在多数培养基中,葡萄糖作为碳源能被迅速利用,虽然在杆状病毒感染后昆虫细胞的生长也会消耗部分蔗糖,但它在培养基中所起主要作用是调节渗透压。本发明的培养基中所含碳水化合物含量在8~10g/L,且不含蔗糖,有利于发酵过程中对渗透压的控制。可用于本发明的碳水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2000-3000mg/L的麦芽糖,8000-10000mg/L的无水葡萄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亚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维亚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46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