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变向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74492.8 | 申请日: | 2010-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6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姬保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姬保国 |
| 主分类号: | F16H3/14 | 分类号: | F16H3/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余炳和 |
| 地址: | 528251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改变输入轴转动方向的变向器。
背景技术
由公知的驾驶技术可知,汽车在倒车的过程中,向左打方向盘,则车尾往左摆;向右打方向盘,则车尾往右摆,相同的驾驶技术也适用于没有连接挂车的牵引车。但是,一旦牵引车连接了挂车,则牵引车与挂车的连接体在倒车的过程中,其驾驶技术与上述没有连接挂车时的截然不同:牵引车上向左打方向盘,则挂车的车尾向右摆;牵引车上向右打方向盘,则挂车的车尾向左摆。
正是由于牵引车与挂车的连接体倒车时的驾驶技术必须与一般汽车倒车时的驾驶技术相反,使得司机在倒车时不得不采用反向思维来进行驾驶,于是此时司机的驾驶反应通常都会慢一点。挂车的车体长,当需要把挂车倒入一个比较难停的位置时,更是需要驾驶牵引车进退几次,令挂车能停到目标位置上。由于牵引车进退时司机除要考虑牵引车和挂车的位置防止刮碰外,还要采用相反的驾驶思维,这使得司机很容易迷糊。一旦挂车尾部有突发情况发生,司机心理紧张,更是容易错打方向,造成交通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变向器,其输入轴可以与输出轴同向转动,也可以反向转动,由此解决牵引车与挂车的连接体倒车时必须采用与一般倒车技术相反的驾驶技术而引起的驾驶困难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轴变向器,包括箱体,在箱体内安装有可相对箱体转动的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和传动伞齿轮;所述第二伞齿轮伸出箱体外,与输出轴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伞齿轮的中轴线与第二伞齿轮的中轴线共线;所述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通过传动伞齿轮进行传动;所述第一伞齿轮的中央设有第一键孔,所述第二伞齿轮的中央设有第二键孔;还包括一个贯穿第一伞齿轮而伸出箱体的与第一伞齿轮的中轴线共线的可相对第一伞齿轮转动和作轴向运动的换向轴,以及一个安装于换向轴内,换向轴仅可相对其作轴向运动的输入轴;所述换向轴处在箱体内的一端设有可与第一键孔和第二键孔分别配合的键轴部;所述换向轴处在箱体外的一端设有用于带动换向轴作轴向运动的提拉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推拉换向轴,则换向轴的键轴部可停留在第一键孔内或第二键孔内。当键轴部停留在第一键孔内,输入轴、换向轴、第一伞齿轮、传动伞齿轮、第二伞齿轮依次传动,此时输入轴与第二伞齿轮上的输出轴转向相反;当键轴部停留在第二键孔内,输入轴、换向轴、第二伞齿轮依次传动,此时输入轴与第二伞齿轮上的输出轴转向相同。于是,通过推拉换向轴令其停留在不同的位置,本轴变向器可实现输入轴和输出轴的同向转动或反向转动。
将轴变向器接入牵引车方向盘的转轴上,将箱体固定在车体上。平时,键轴部停留在第二键孔内,输入轴与输出轴转向相同。当需要驾驶牵引车与挂车的连接体倒车时,将换向轴推向第一键孔,令键轴部停留在第一键孔内,则此时由于输入轴与输出轴转向相反,使得牵引车上向左打方向盘,挂车的车尾向左摆;牵引车上向右打方向盘,挂车的车尾向右摆,其驾驶技术与一般的汽车驾驶技术一致,降低了对倒车技术要求,让司机能轻松驾驶。以上所述的输入轴与输出轴仅相对而言,并没有严格的限定,使用时也可以倒过来安装。
以上所述的提拉部优选圆盘法兰。
为使键轴部容易进入第一键孔和第二键孔,以上所述的键轴部最好为尖齿状花键,相应地,第一键孔和第二键孔为尖齿状花键孔。另外,所述尖齿状花键用于进入第一键孔的一端和用于进入第二键孔的一端最好皆呈斜尖状,第一键孔和第二键孔的键槽用于接收键轴部的一端最好呈漏斗状。
本轴变向器还可连接用于带动换向轴运动的拨动机构使用。拨动机构可由气动活塞缸、拨块和二位四通换向阀构成;所述气动活塞缸与二位四通换向阀的对应端口管路连通;所述拨块安装固定在气动活塞缸的活塞杆上,卡住换向轴的提拉部,可带动换向轴沿轴向作往复运动。使用时,只需切换二位四通换向阀的工位,则换向轴将被带动而在第一键孔和第二键孔之间切换停留,从而实现轴变向的功能。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便捷、稳定耐用,通过对轴变向器的操作,司机可采用一般的驾驶技巧对牵引车与挂车的连接体进行倒车驾驶,从而降低了驾驶的技术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剖视结构图一(键轴部处在第一键孔内);
图2是换向轴的A向视图;
图3是第二伞齿轮的B向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拨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剖视结构图二(键轴部处在第二键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姬保国,未经姬保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44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