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减振器活塞杆的防氢脆电镀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73991.5 | 申请日: | 2010-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2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龙爱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昌山川精密焊管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D7/00 | 分类号: | C25D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姚温明 |
| 地址: | 642177***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减振器 活塞杆 防氢脆 电镀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减振器活塞杆的防氢脆电镀工艺。
背景技术
车用减振器的活塞杆,为了提高其耐腐耐磨性,需进行镀铬工艺;目前广泛采用的电镀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自动镀铬线活塞杆上挂;2)电镀前电解除油:将活塞杆作为阴极置于碱液槽中电解除油;3)阳极刻蚀:将活塞杆作为阳极通电刻蚀,可将活塞杆表面微观上的局部高点腐蚀,可提高工件的表面光洁度;4)电镀微裂纹硬铬:将活塞杆置于静止的镀液中电镀微裂纹硬铬;5)清洗:用于回收电镀液;6)自动镀铬线活塞杆下挂;该工艺的缺点是:1)在电解除油时,活塞杆作为阴极易吸附带正电的氢离子,氢离子与电子结合还原成氢原子,氢原子在活塞杆表面裂纹、晶粒空穴或材料的其它缺陷部位等处积聚,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形成氢气,当达到一定压力后,在外力作用下,就会产生氢脆;2)在电镀微裂纹硬铬过程中,活塞杆由于作为阴极,其表面不可避免会接触氢原子,在电能转换成化学能过程中,铬离子沉积在活塞杆表面效能仅有约27%。其余约73%都用于析氢,而两个氢原子结合形成的氢气又不能被及时带走,时间长后往表面裂纹、晶格空穴等缺陷部位运动积聚,形成氢压,也易产生氢脆;若汽车遭遇特殊情况,减振器活塞杆受到垂直于活塞杆表面的冲击力,活塞杆如产生氢脆将发生断裂,导致车毁人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车用减振器活塞杆的防氢脆电镀工艺,它能避免活塞杆与氢原子的充分接触,避免产生氢脆,提高了活塞杆的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车用减振器活塞杆的防氢脆电镀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自动镀铬线活塞杆上挂;2)电镀前电解除油:将活塞杆置于碱液槽中阳极电解除油;3)阳极刻蚀:将活塞杆作为阳极通电刻蚀,可将活塞杆表面微观上的局部高点腐蚀,可提高工件的表面光洁度;4)电镀微裂纹硬铬:将活塞杆置于镀液槽中电镀微裂纹硬铬;5)清洗:用于清洁工件和回收电镀液;6)自动镀铬线活塞杆下挂,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活塞杆作为阳极在碱液槽中电解除油;在步骤4中,镀液在镀槽中从下往上流动,直至溢流出镀槽。
在本发明中,由于活塞杆作为阳极在碱液槽中电解除油,与带正电的氢离子相互排斥,可避免接触大量的氢离子,从而避免氢原子在活塞杆表面裂纹、晶粒空穴或材料的其它缺陷部位等处积聚和结合形成氢分子,防止产生氢脆;同时,在电镀时活塞杆由于作为阴极,虽然其表面不可避免会接触氢原子,但由于镀液由静止改成流动,从下往上流动的液体起冲刷作用,将两个氢原子结合形成的氢气及时带走,不至于滞留在活塞杆表面,避免时间长后往活塞杆表面裂纹、晶粒空穴或材料的其它缺陷部位运动积聚,也可避免在此工序产生氢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活塞杆下挂后16小时内,将工件置于温度195℃~215℃的加热炉内,保温时间大于1.5小时;可使得少量进入活塞杆表面裂纹、晶粒空穴或材料的其它缺陷部位的氢气在稳定之前溢出,进一步防止产生氢脆;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避免活塞杆与氢原子的充分接触,避免产生氢脆,提高了活塞杆的安全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车用减振器活塞杆的防氢脆电镀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自动镀铬线活塞杆上挂;2)电镀前电解除油:将活塞杆作为阳极在碱液槽中电解除油;3)阳极刻蚀:将活塞杆作为阳极通电刻蚀,可将活塞杆表面微观上的局部高点腐蚀,可提高工件的表面光洁度,可提高电镀质量;4)电镀微裂纹硬铬:将活塞杆置于流动镀液槽中电镀微裂纹硬铬,此时使得镀液在镀槽中从下往上流动,直至溢流出镀槽;5)清洗:用于清洁工件和回收电镀液;6)自动镀铬线活塞杆下挂;7)除氢:在活塞杆下挂后16小时内,将工件置于温度195℃~215℃的加热炉内,保温时间大于1.5小时;可使得少量进入活塞杆表面裂纹、晶粒空穴或材料的其它缺陷部位的氢气在稳定之前溢出,进一步防止产生氢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昌山川精密焊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隆昌山川精密焊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39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