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最大限度制乙烯、丙烯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73982.6 | 申请日: | 2010-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0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陶春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科元塑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G55/00 | 分类号: | C10G55/00;B01J8/08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中唯专利事务所 33215 | 代理人: | 孙兆文 |
| 地址: | 3158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最大 限度 乙烯 丙烯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最大限度制乙烯、丙烯的方法,由反应-再生、分馏、吸收稳定、余热锅炉、余热回收站组成,其特征在于:反应-再生单元流程如下:
原料油自缺罐区进入原料油罐,经原料油泵升压后,通过原料油-轻燃油换热器、原料油-分馏塔-中段油换热器换热至150℃左右过入原料预处理系统,首先进电脱盐罐脱盐,然后经原料油-分馏塔二中段油换热器加热至179℃,再经原料油-循环油换热器加热至220℃左右并与从分馏塔来的回炼油混合后分六路经原料油雾化喷嘴进入重油提升管反应器,与高温催化剂接触进行原料的升温、汽化及反应,反应后的油气与待生催化剂在重油提升管出口经粗旋风分离器迅速分离后由升气管密闭进入沉降器,重油单级旋风分离器,再进一步除去携带的催化剂细粉后离开沉降器,进入分馏塔;自分馏来的回炼粗轻油通过粗轻油-轻燃油换热器与轻燃油换热至80℃后,分四路经雾化喷嘴进入轻油提升管反应器,自单元外来的碳四馏分分两路经雾化喷嘴进入轻油提升管反应器,与高温催化剂接触进行原料的升温、汽化及反应,反应后的油汽与待生催化剂在提升管出口经粗旋风分离器迅速分离后由升气管密闭进入沉降器内轻油单级旋风分离器,再进一步除去携带在催化剂细粉后与重油旋分出来的油气一起离开沉降器,进入分馏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最大限度制乙烯、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积炭的待生催化剂自粗旋料腿及沉降器单级旋风分离器料腿进入汽提段,在此与蒸汽逆流接触以汽提催化剂携带的油汽,汽提后的催化剂沿待生立管下流,经待生塞阀、待生身催化剂分配器进入再生器,在再生器内与向上流动的主风逆流接触,完成催化剂烧焦再生,再生催化剂经再生立、斜管及再生滑阀进入提升管反应器底部,在干气的提升下,完成催化剂加速、分散过程、然后与雾化不料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最大限度制乙烯、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防止原料油中所含重金属对催化剂造成污染,设置金属钝化剂加注系统,桶装金属钝化剂先经化学药剂吸入泵打进化学药剂罐,然后由化学药剂注入泵连续注入至提升管的进料管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最大限度制乙烯、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再生器烧焦所需的主风由主风机提供,主风自大气进入主风机1,主风机2升压后经主风管道、辅助燃烧室及主风分布管进入再生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最大限度制乙烯、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再生器产生的烟气经7组两级旋风分离器分离催化剂,进入三级旋风分离器进一步分离催化剂,再经双动滑阀及降压孔板降压后进入余热锅炉回收烟气的热能,烟气温度降到180℃以下,最后经烟囱排入大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最大限度制乙烯、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开工用的催化剂由冷催化剂罐或热催化剂罐用非净化压缩空气输送至再生器,正常补充催化剂可由催化剂小型自动加料器通过小型加料线输送至再生器,CO助燃剂由助燃剂加料斗、助燃剂加料罐用非净化压缩空气经小型加料管线输送至再生器。
7.一种最大限度制乙烯、丙烯的装置,包括重油提升管反应器、轻油提升管反应器、再生器和沉降器及汽提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重油提升管反应器采用折叠式提升管,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为预提升段,上段为进料及反应段,重油提升管反应器进料设一排六只高效原料油雾化喷嘴,一排二只急冷油雾化喷嘴,一排二只酸性水雾化喷嘴,出口采用二组旋风分离器;所述的轻油提升管反应器也采用折叠式提升管,分为上、下两段,下段为预提升段,上段为进料及反应段,轻油提升管反应器设一排四只粗轻油雾化喷嘴,一排二只碳四馏分雾化喷嘴,一排二只急冷油雾化喷嘴,出口采用一组粗旋风分离器;所述的沉降器及汽提段置于再生器上方,其中重油油汽系统采用四组单级高效旋风分离器,轻油油气系统采用一组单级高效旋风分离器,单级旋分出口油气在油汽集合室混合,重油和轻油系统共用汽提段,汽提段设八层改进型环形挡板,整个汽提段插入再生器中;所述的再生器采用大小筒结构,再生器上包括七组两级高效旋风分离器,主风分布管和待生塞阀套筒及待生催化剂分配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科元塑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科元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39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