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持式通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3951.0 | 申请日: | 201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8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芝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张燕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通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持式通信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软垫的手持式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手持式通信装置例如是移动电话(mobile telephone)被使用时,使用者常会以脸部贴在手持式通信装置的机体以进行通话。
然而,使用者脸部的油污常会污染到机体,例如是污染到机体的显示面板。如此,将影响机体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此外,当接触到机体的油污渗入机体内部时,可能导致机体的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通信装置,其具有软垫。当使用手持式通信装置时,软垫可隔离手持式通信装置的机体与使用者的脸部,避免使用者脸部的油污污染到机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手持式通信装置。手持式通信装置包括一机体及一软垫。软垫能够移动地设于该机体的边缘,用以隔离机体与一使用者的脸部。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本发明上所揭露的手持式通信装置,其具有软垫。当使用手持式通信装置时,软垫可隔离手持式通信装置的机体与使用者的脸部,避免使用者脸部的油污污染到机体。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手持式通信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软垫升起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2局部3’中软垫的放大图;
图4为图2局部3’中机体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手持式通信装置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手持式通信装置的主视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手持式通信装置的前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200、300、400:手持式通信装置
102、302、402:机体
104、204、304、404:软垫
106:通信模块
108、408:显示面板
110、410:外侧面
112:内侧面
114:贯穿部
116:控制单元
118:第一滑动部
120:第二滑动部
128:抵靠部
322:第一外侧面
324:第二外侧面
426:贯穿槽
428:表面
a:适当距离
D1:内径
L1: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及图2,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手持式通信装置的前视图,图2为图1的软垫升起后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手持式通信装置100例如是移动电话或具有通信功能的个人数字秘书(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其包括机体102、软垫104、通信模块106及控制单元116。机体102包括显示面板108并具有外侧面110,外侧面110为机体102的边缘侧面。通信模块106用以发出、接收及处理通信信号(未绘示)。其中,控制单元116电性连接于通信模块106及显示面板108,以控制通信模块106及显示面板108。
软垫104的材质具有可挠性,例如是橡胶或塑料。软垫104能够移动地设于机体102的边缘,例如是机体102的外侧面110上。当使用者使用手持式通信装置100时,软垫104可隔离机体102与使用者的脸部,避免使用者脸部的油渍或杂质污染到机体102,例如是避免污染到显示面板108。
本实施例的软垫104为封闭环状体,其环绕机体102的整个边缘设置。软垫104的内侧面112与机体102的外侧面110为干涉配合(interference fit)或过渡配合(transition fits)。进一步地说,如图2所示,软垫104具有贯穿部114,其外形相似于机体102的外侧面110所围绕出的外形,即矩形。且,贯穿部114的面积略小于机体102的外侧面110所围绕出的面积,使软垫104以贯穿部114设于机体102的外侧面110时,软垫104与机体102为干涉配合或过渡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39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