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石法PVC生产中乙炔清净工艺次氯酸钠废水处理闭路循环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3529.5 | 申请日: | 2010-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3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定;闫绍才;李延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永定;闫绍才;李延鼎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66;C02F1/58;C02F1/52;C02F10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石 pvc 生产 乙炔 清净 工艺 次氯酸 废水处理 闭路 循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种电石法PVC生产中的废水处理后闭路循环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含乙炔废水处理节能、无二次污染的循环使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电石路线生产聚氯乙烯(PVC)项目的建设在全国迅猛发展,新项目在新技术方面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行业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装备水平。次钠废水在传统工艺中是不排放的,它被全部送乙炔发生器,通过电石上清液排放达到水平衡。由于电石渣制水泥与新建PVC厂的配套建设,水泥制品对电石渣氯根含量的限制,使得废次钠液不能全部进乙炔发生器,部分废次钠液排放形成次钠废水。国内目前比较流行的技术是采用曝气、气提或冷却挥发技术将溶解在次钠废水中的乙炔吹脱,脱乙炔后的废水再添加新鲜浓次钠溶液配置成次钠清净溶液循环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次钠废水循环技术技术中吹脱次钠乙炔造成二次污染、资源浪费的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处理工艺简单,运行成本、能耗低,可以满足乙炔清净所用次钠溶液的标准,在其处理过程中没有乙炔损失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以下步骤:
a、将原生产装置次钠废水送至中和反应器1;
b、含乙炔的次钠废水在反应器1内与加入NaOH水溶液,保 证反应器出口含乙炔的次钠废水的PH值为6~12;
c、调整PH后的次钠废水经泵提升送换热器,换热器要保证经过的次钠废水温度降低2~20℃;
d、换热降温后的次钠废水流入加药反应器2,在反应器2中加入除硫、除磷及磷酸盐的化学药剂,并加入乙炔安定剂;
e、加入化学药剂后的次钠废水经泵提升至沉降分离反应器将硫化物、磷的化合物和其他悬浮物与上清液分离,并得到安定的可回用的次钠配制水;
f、处理后的回用水通过次钠配制罐装置与新鲜次钠混合得到清净塔所需的次钠溶液;
g、配制好的次钠溶液用输送泵送清净塔,沉降分离反应器分离的污泥浓缩液送污泥处理系统处理。
本发明的目的也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步骤c所述的换热器可以是列管、盘式、板式换热器,也可以是空冷或水冷、半导体制冷等形式;步骤d所述的化学药剂不排除钙、镁、铜、铁、锰、锌、铝、铬、锡、银等金属离子的无机盐或有机盐类化合物,包含水及其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含乙炔的次钠废水在反应器2的停留时间为2分钟-60分钟,废水与化学药剂的比例为1000000∶1~500,所有反应器、换热器、储罐、储槽均为常压容器、开放式容器或密闭容器。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处理工艺简单,运行成本、能耗低,水质完全可以次钠配制水的技术指标,在处理废水的过程中几乎没有乙炔的逸散,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并可减少由于次钠清净废水处理时脱气所造成的乙炔损失,通过水的循环利用回收利用水中的乙炔。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大大降低了回收乙炔的成本,提高了回收乙炔利用的安全性,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工艺流程图。本发明由7个设备单元构成,其设备单元分别为:1:反应器1,2:换热器,3:反应器2,4:沉降器,5:次钠配制罐,6:储罐,7:次钠输送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详述本发明:
实施例一、首先将原生产装置次钠废水送至中和反应器1;含乙炔的次钠废水在反应器1内与加入10%浓度的NaOH水溶液,出调整PH值为~12;废水经泵提升送换热器,换热后的水温度为25℃;出水流入加药反应器2,在反应器2中加入500mg/l的除硫、除磷及磷酸盐的化学药剂,并加入50mg/l浓度的乙炔安定剂;出水用泵提升至沉降分离反应器将硫化物、磷的化合物和其他悬浮物与上清液分离,处理后的回用水通过次钠配制罐装置与5%浓度的新鲜次钠混合得到清净塔所需的0.1~0.08%次钠溶液进次钠储罐;用输送泵将新鲜次钠溶液送清净塔,沉降分离反应器分离的污泥浓缩液送污泥处理系统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永定;闫绍才;李延鼎,未经李永定;闫绍才;李延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35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晶制造装置及单晶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旋转磁铁溅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