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甘薯淀粉废水资源化生产多粘类芽孢杆菌微生物肥料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3313.9 | 申请日: | 2010-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9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白志辉;谷立坤;宿燕明;王谦;庄国强;张洪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5F15/00 | 分类号: | C05F15/00;C05F11/08;C05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薯 淀粉 废水 资源 化生 产多粘类 芽孢 杆菌 微生物 肥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肥料和废水资源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甘薯是淀粉生产的良好原料来源,其深加工,可以解决因贮存鲜薯不当而导致大量烂薯的现象,甘薯淀粉经过不同深度的加工,可生产出数百种有价值的产品,增值10-30倍左右。但是,目前的加工工艺,每生产1吨甘薯淀粉大约产出6-15吨高浓度有机废水,这些废水的COD值高达10000mg/L以上,主要含有溶解性淀粉、蛋白质、果胶、有机酸及少量的油脂,易腐败发酵,使水质发黑发臭,排入河流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量大时河流严重缺氧,发生厌氧腐败,散发恶臭,鱼、虾、贝类等水生动物可能会因此而窒息死亡。而采用一般污水处理工艺将如此高浓度的废水处理达标,消耗惊人。从另一个角度考虑,甘薯淀粉废水中的有机质(包括:蛋白质、果胶、糖类等)是微生物生长的良好营养底物,可以做成微生物培养基,发酵生产微生物产品。
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是一种重要的生防菌,对多种植物真菌、细菌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王智文等报道了一株多粘类芽孢杆菌Cp-S316菌株对动植物真菌、细菌病原物具有广谱抗性,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对多粘类孢杆菌Cp-S316产生的抗真菌活性物质的吸附、解吸性能,筛选出其最佳解吸剂,该活性物质对热、紫外线稳定,对胰蛋白酶、蛋白酶K有一定的耐受性,对氯仿部分敏感,对酸稳定,对碱敏感(王智文,袁士涛,何亮等,多粘类芽孢杆菌Cp-S316抗真菌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其部分性质研究,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4):1464-1468)。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169942C)中报导培养的Paenibacillus polymyxa HY96-2及其发酵上清液可以用来防止植物细菌性青枯病,而且还可用来防治植物苗期立枯病,猝倒病,以及黄瓜枯萎病,番茄枯萎病,茄子枯萎病,大豆根腐病,并且对植物具有十分明显的促进生长作用。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1186441C)中公开了Paenibacillus polymyxa可以作为微生物肥料菌剂中的一种成分分解秸秆,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一方面农业垃圾过多,污染水体和环境,处理困难,另一方面化肥,农药使用过多,土壤恶化的矛盾。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325635C)中公开了Paenibacilluspolymyxa Jaas cd可以在较低的浓度下进入植物体内,并能在植物体内定植,繁殖和传导;对植物同时具有促进生长,提高产量,防病抗病的作用,特别是对土传维管束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多粘类芽孢杆菌的生产方法有多种,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844360A)中公开了 一种多粘类芽孢杆菌的生产方法,其培养基为豆渣。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186441C)中使用庖肉培养基作为多粘类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以甘薯淀粉废水为培养基生产多粘类芽孢杆菌微生物肥料的方法未见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资源化利用甘薯加工废水生产多粘类芽孢杆菌微生物肥料的方法。
本发明所使用的菌株是由发明人分离筛选出来的一株高效促进植物生长、拮抗植物病原菌的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EBL-06菌株,该菌株于2008年2月26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77,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
本发明所述的多粘类芽孢杆菌微生物肥料的生产方法如下:
1、甘薯淀粉废水预处理:先将废水加热到100℃,煮沸3-10分钟,冷却至40-55℃,添加纤维素酶0-0.5IU/mL和果胶酶0-15IU/mL,连续搅拌,保温10-60分钟,再于115-126℃灭菌10-35分钟。
2、液体种子制备:向装有预处理好的甘薯淀粉废水的三角瓶中接种斜面保藏的多粘类芽孢杆菌,于30-37℃,120-200转/分振荡培养24-48小时,得到液体种子。
3、液态发酵:向装有预处理好的甘薯淀粉废水发酵罐中接种体积比为5%的液体种子,于25-40℃,通无菌空气培养12-48小时。
4、后处理:培养好的发酵液经细菌计数后,调节至109-1010CFU/mL,添加微生物菌肥常用稳定剂和助剂,包装,于阴凉处保存。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33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