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化污染侦测机器人搭载仪器舱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72517.0 | 申请日: | 201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2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宋爱国;钱夔;崔建伟;韩益利;章华涛;包加桐;高鸣;熊鹏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11/00 | 分类号: | G01D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黄雪兰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 侦测 机器人 搭载 仪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化污染侦测机器人技术及核污染、化学污染侦测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核化污染侦测机器人平台的核化侦测仪器舱。
背景技术
在核化战争条件下,以及反核化恐怖、核化应急救援等非战争行动中,经常遇到情况不明、高度危险、人员无法接近且使用通常手段无法实施检测的区域。这种情况下,通常利用核化污染侦测机器人通过无线控制,搭载检测仪器进入现场,并将机器人现场测量的数据、声音、图像等信息实时传回,为现场指挥决策提供依据。但很多特殊的核化污染侦测仪器不具备串口、USB等与机器人主控计算机信息融合的接口,只具备示值表盘,这类仪器如无法使用则会给污染情况的调查取证带来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核化污染侦测机器人搭载仪器舱,使用本发明可以方便地利用核化污染侦测机器人搭载各种不同的核化污染侦测仪器尤其是只具备示值表盘的仪器,通过远程抄表技术将侦测结果传回本地操作平台,以方便可靠地对高度危险、检测人员无法接近的核污染、化学泄漏的事故现场实施检测。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核化污染侦测机器人搭载仪器舱,可根据需要灵活调节仪器舱大小,同时搭载多种侦测仪器,当侦测仪器具备串口、USB等接口时,通过主控计算机将测量信息融合后发回;如侦测仪器不具备串口、USB等接口,只具备示值表盘时,则可通过仪器舱摄像头将测量结果的显示图像发回,完成对核污染、化学污染的远距离同时侦测。包括:摄像头124、第一固定支架111和第二固定支架112,在第一固定支架111和第二固定支架112分别设有1行螺孔,在第一固定支架111和第二固定支架112上设有第一横向调节梁121和第二横向调节梁122,在第一横向调节梁121和第二横向调节梁122上分别设有1行螺孔,第一横向调节梁121的两端分别由连接于第一固定支架111上的螺孔中的螺栓和第二固定支架112上的螺孔中的螺栓固定,第二横向调节梁122的两端分别由连接于第一固定支架111上的螺孔中的螺栓和第二固定支架112上的螺孔中的螺栓固定,在第一横向调节梁121和第二横向调节梁122上设有第一纵向梳状调节梁131和第二纵向梳状调节梁132,所述第一横向调节梁121和第二横向调节梁122分别嵌入第一纵向梳状调节梁131的梳齿间的空隙和第二纵向梳状调节梁132的梳齿间的空隙中,并且,第一纵向梳状调节梁131由分别连接于第一横向调节梁121上的螺孔中的螺栓和第二横向调节梁122上的螺孔中的螺栓固定,第二纵向梳状调节梁132由由分别连接于第一横向调节梁121上的螺孔中的螺栓和第二横向调节梁122上的螺孔中的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一横向调节梁121和第二横向调节梁122中的任一横向调节梁上设有用于调节摄像头方向的2自由度螺杆123,所述摄像头124与2自由度螺杆123连接。仪器放在由第一横向调节梁121和第二横向调节梁122与第一纵向梳状调节梁131和第二纵向梳状调节梁132分割出来的舱空间中,用紧固带4绑住搭载的仪器,防止核化污染侦测机器人行进中搭载的仪器抖动。摄像头124与可调节摄像头方向的2自由度螺杆123连接。核化污染侦测机器人仪器舱内安装好各种核化污染侦测仪器,在操作员的远程无线控制下进入污染现场,摄像头获取检测仪器示值表盘图像,通过无线传输将污染信息传回本地操作平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以核化污染侦测机器人为搭载平台,以遥操作方式控制机器人代替检测人员进入核化污染现场,因此本发明具有零伤亡的优点;本发明既可搭载不具备串口、USB等信息融合接口,仅具备示值表盘的核化污染侦测仪器,也可根据需要调节仪器舱长度与宽度,同时搭载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核化污染侦测仪,完成对核污染、化学污染的远距离同时侦测任务。
本发明可应用于高度危险、人员无法接近、使用通常手段无法实施检测的核污染、化学污染等事故现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搭载仪器集成方案图。
图2是的本发明的搭载仪器舱总体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横向调节梁与固定支架的连接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横向调节梁与纵向调节梁连接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25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舌锁及其防撬装置
- 下一篇:误踩油门自动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