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太阳能光热发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72462.3 | 申请日: | 2010-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4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徐夫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凃杰生;徐夫子 |
| 主分类号: | H02N6/00 | 分类号: | H02N6/00;H02N11/00;H02J15/00 |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光热 发电 装置 | ||
1.一种太阳能光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光热发电装置至少包含一个光热发电模块,该光热发电模块是由一个温度阻尼器及若干个太阳能芯片所构成;该温度阻尼器具有至少一电荷产生端芯片及至少一电子产生端芯片,该每一电荷产生端芯片的非电极端面与每一电子产生端芯片的非电极端面上相互连接的设有一吸热板,而该每一电荷产生端芯片的电极端和每一电子产生端芯片的电极端各设焊锡面接出导线,且在该焊锡面各设有一室温感知片,在该吸热板的相对于电荷产生端芯片和电子产生端芯片的表面上,经绝缘处理的设有导电线路;该若干个太阳能芯片呈陈列的方式固晶在温度阻尼器的吸热板上,由导电线路相互电性连接,且与温度阻尼器的电极端导线电性串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阻尼器的吸热板为石墨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芯片为砷化镓基材所构成的太阳能电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热发电模块将光能与热能转换为电能的输出端,还包含一与光热发电模块电性连接的第一处理器电路,及一与第一处理器电路电性连接的储电器;该第一处理器电路具有一P型晶体管及N型晶体管,并由一第一控制器(简称IC)控制该P型晶体管及N型晶体管,该第一IC控制器能处理光热发电模块端输出的电能,共振产生RFCell(辐射电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光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光热发电模块电能输出端包含一第一处理器电路及一储电器,还包含一相接市电的第二处理器电路且与该第一处理器电路并联;该第二处理器电路具有一对市电整流的整流器、一硅控整流器(简称:SCR)及一MosFET场效晶体管,并由一第二IC控制器控制该硅控整流器及场效应晶体管。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太阳能光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储电器的输入端接入RFCell(辐射电堆),输出端与电功率负载连接,其至少包括一第一无穷级共振舱、一第二无穷级共振舱、一有极性电抗型超级电感、一无极性电纳型超级电感、一无极性电抗型超级电容及一有极性电纳型超级电容;
该一第一无穷级共振舱,设在RFCell(辐射电堆)一极端,至少包含有一第一电性阻尼器及一第一电容;
该一有极性电抗型超级电感,是由一与第一无穷级共振舱的第一电性阻尼器及第一电容电性连接的第一实体电感线圈环绕在一第一永久磁铁上所构成;
该一第二无穷级共振舱,一端与第一无穷级共振舱电性串接,另一端则作为负载接电的一极端,至少包含有一第二电性阻尼器及一第二电容;
该一无极性电纳型超级电感,是由一与第二无穷级共振舱的第二电性阻尼器及第二电容电性连接的第二实体电感线圈环绕在一第二永久磁铁上所构成;
该一无极性电抗型超级电容,设在RFCell(辐射电堆)另一极端电性连接负载接电另一极端的线路上,与第一无穷级共振舱的输出端并联电性连接;
该一有极性电纳型超级电容,设在RFCell(辐射电堆)N极端电性连接负载接电另一极端的线路上,与第二无穷级共振舱的输入端并联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光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极性电抗型超级电感与第一无穷级共振舱的第一电性阻尼器及第一电容电性连接,是以若干股细铜线在第一永久磁铁上绕成电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光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极性电纳型超级电感与第二无穷级共振舱的第二电性阻尼器及第二电容电性连接,是以若干股细铜线在第二永久磁铁上绕成电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凃杰生;徐夫子,未经凃杰生;徐夫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246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