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根皮素粉剂的提纯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010172018.1 | 申请日: | 2010-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1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杨文;朱卫;吴小惠;李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利盛生化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49/83 | 分类号: | C07C49/83;C07C45/78;A61K8/35;A61Q19/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根皮素 粉剂 提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化工技术领域的提纯方法,具体是一种根皮素粉剂的提纯方法。
背景技术
根皮素是国内外新近研究开发的一种天然皮肤美白剂,因主要存在于苹果、梨等植物的根茎和根皮中而得名。具有美白功效的化妆品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化妆品之一,尤其在亚洲地区,而采用天然美白成分的产品最受人们的推崇。因此,根皮素的开发受到了国际上的日益重视。根皮素作为一种国际上日益重视的新型美白剂,其美白机制是因为它能竞争性抑制皮肤黑色素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从而干扰黑色素的合成,并且其抑制率优于目前许多美白产品中使用的熊果苷和曲酸。
荔枝是中国岭南地区盛产的特色水果,常用于生产浓缩果汁等,而荔枝壳成为生产浓缩后的废弃物,从荔枝果皮中提取和分离根皮素,大量生产并作为一种具有美白活性的天然原料应用于化妆品中,不仅来源广泛,而且变废为宝,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目前根皮素的主要生产工艺为液相色谱制备法,虽然制得成品的纯度较高但制备量小且成本较高。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1701226A,公开日2010-5-5,记载了一种“酶解法生产根皮素的方法”,该技术包括如下步骤:将根皮苷质量含量为10%~80%的根皮苷原料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活化的sino-β水解酶,所述根皮苷原料与所述sino-β水解酶的质量比为1~50∶1,在20℃~90℃,在搅拌下,酶解反应5~72小时;迅速升温到60℃~100℃灭活15~35min;固液分离,固体经干燥,得根皮素。但是该技术需使用价格较高的根皮苷和水解酶作为原料,成本较高,不易于工业化大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根皮素粉剂的提纯方法,提高了食品工业废弃物的利用率和附加值,同时极大降低了生物活性成分的生产成本。本发明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生产成本低,根皮素纯度可达到95%以上,适合用于化妆品领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首先将荔枝壳与乙醇溶液混合提纯后得到粗提液,经浓缩处理后进行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最后通过大孔树脂分离,得到根皮素粉剂。
所述的荔枝壳,取自果汁加工后的废弃物,经过消毒干燥处理。
所述的乙醇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95%。
所述的混合提纯是指:选取荔枝壳质量5-10倍的乙醇溶液,混合后置于40-100℃环境下加热搅拌0.5-4小时,经过滤后得到粗提液。
所述的浓缩处理是指:将粗提液通过旋转蒸发器浓缩至原体积的1/5-1/10,经静置冷却12小时后离心除去下层沉淀,制成浓缩液。
所述的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是指:将浓缩液通过离子交换树脂柱后用浓度为0.01-0.5mol/L的盐酸溶液洗脱。
所述的离子交换树脂是指:强碱性季铵I型均孔阴离子交换树脂;含水量为40-50%,全交换容量≥3.5mmol/ml,20℃时的湿真密度为1.02-1.1 g/ml,湿视密度为0.65-0.75 g/ml,粒度范围在0.3-1.2mm。
所述的大孔树脂分离是指:将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得到的洗脱液通过大孔树脂柱进行分离后再用质量百分比为20-60%的乙醇溶液洗脱,最后将得到的洗脱液通过旋转蒸发器浓缩至原体积的1/5-1/10后离心烘干;
所述的大孔树脂是指:大孔非极性吸附剂,含水量在55-65%,20℃时的湿真密度为 1.0-1.10g/m,湿视密度0.65-0.75g/ml,粒度范围为0.315-1.25 mm。
本发明采用多功能提取罐连续提取并同步回收乙醇的方式,极大降低了溶剂的损耗和提取效率。与传统溶剂提取方法相比,生产时间缩短了5倍,乙醇消耗减少了6倍。
本发明利用强碱性阴离子树脂对拟黑色素和还原糖的碱性分解产物的吸附较强的特性,与传统的活性炭脱色相比,工作pH范围广,多次重复利用仍能保持较好的分离效果,再生处理简单。可有效除去荔枝壳提取液中大量的花色素等杂质,经过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离,洗脱液中的根皮素纯度可达到4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利盛生化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利盛生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20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