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归零Turbo码编码参数的盲识别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1915.0 | 申请日: | 201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4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光;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3M13/27 | 分类号: | H03M13/27;H03M13/29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郑丹力 |
地址: | 31403***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urbo 编码 参数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归零Turbo码编码参数的盲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根据接收的数据选取合适长度序列作为识别序列,确定将要排列的矩阵行数p,p大于归零Turbo码的输出块长;
②取定列数最大值和最小值,按列数变化将数据序列排成矩阵形式,对矩阵进行初等变换,计算各矩阵的秩,并记下单位化后左上角单位阵的维数,初步确定归零Turbo码的输出块长;
③设N为②中列数的一个较小留存值,以N为基取若干个列数,行数大于列数即可;将码序列进行移位,对各矩阵分别求秩,记下N种移位情况时不同维数下矩阵的秩,分析确定归零Turbo码中的交织帧起始点,同时确定其输出块长;
④对归零Turbo码的码率和归零Turbo码中RSC的寄存器长度进行估计,从③中分析的归零Turbo码交织帧起点开始,取归零Turbo码的信息序列和第1路校验序列组合成待识别的1/2卷积码识别序列,对该新序列进行1/2码率的卷积码识别,得到归零Turbo码中RSC的编码器生成多项式,同时验证归零Turbo码的码率估计值和归零Turbo码中RSC寄存器长度估计值的正确性;
⑤从Turbo码交织帧起点开始,取含交织的校验序列,对该序列进行自同步加扰以恢复RSC中加法器后的节点数据序列,进而恢复交织序列,分析确定交织长度;
⑥在已知交织前序列、交织序列和交织长度、交织起点后,通过不断穷举比对交织前序列和交织后序列的数据值,最终确定归零Turbo码中的交织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归零Turbo码输出块长的初步确定:对1/n归零Turbo码所构成的p×q矩阵,p>q,若q为输出块长nL+2(n-1)m的整数倍或其公约数,则单位化后矩阵的秩必不等于列数q。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归零Turbo码交织帧起点的确定:对1/n归零Turbo码所构成的p×q矩阵,p>q,若q为输出块长nL+2(n-1)m的整数倍,如Turbo码交织帧起点与矩阵每行起点重合,则单位化后其左上角单位阵的维数最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归零Turbo码中卷积码识别序列的确定:取归零Turbo码的信息序列和第1路校验序列组合即可得1/2卷积码识别序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归零Turbo码交织关系的确定:从交织起点开始,确定交织前i(1≤i≤L)处对应交织后的置换位置j(1≤j≤L),可通过不断连续比对交织后对应交织长度内位置的数据,当连续多帧都是唯一对应而且没有其他点重合对应时,即可确定该点的对应关系,继续进行下一个交织关系的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归零Turbo码含交织校验路中RSC中加法器后的节点数据的恢复:从Turbo码组起点开始,取含交织的校验序列,对该序列进行自同步加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归零Turbo码中交织关系的确定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已知交织前序列和已知交织后序列情况下交织关系的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191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