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油脂水解的水解塔及利用其进行油脂水解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71279.1 | 申请日: | 201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9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福;徐航;浦云新;邵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无锡市华达换热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4/00 | 分类号: | B01J14/00;C11C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油脂 水解 利用 进行 方法 | ||
1.一种用于油脂水解反应的水解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塔由下至上包括:第一填料层(21),分别用隔混板隔开的第一水解区(22)、第二水解区(23)和第三水解区(24),以及第二填料层(6),
第一水解区(22)内具有第一套筒(20),在所述第一套筒(20)的内部上方安装有贯穿所述第一套筒(20)的第一下降管(18);
第二水解区(23)内具有第二套筒(19),在所述第二套筒的外部下方安装有第一上升管(17),在所述第二套筒(19)的内部上方安装有贯穿所述第二套筒(19)的第二下降管(15);
第三水解区(24)内具有第三套筒(16),在所述第三套筒(16)的外部下方安装有第二上升管(14);
所述第一上升管(17)与第一下降管(18)之间、以及第二上升管(14)与第二下降管(15)之间均由支撑板隔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油脂水解反应的水解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层(21)的下方具有环形油脂分布器(11)及对应的油进口,所述第二填料层(6)的上方安装有环形水分布器(7)及对应的水进口,所述第一水解区(22)内安装有第一蒸汽分布器(10)及对应的蒸汽入口、第二水解区(23)内安装有第二蒸汽分布器(9)及对应的蒸汽入口,第三水解区(24)内安装有第三蒸汽分布器(8)及对应的蒸汽入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油脂水解反应的水解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混板上分布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开孔率为10%-3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油脂水解反应的水解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升管(17)、第一下降管(18)、和第二上升管(14)、第二下降管(15)的数量均为4-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油脂水解反应的水解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降管(18)的高度为所述第一水解区(22)高度的一半,所述第一上升管(17)和所述第二下降管(15)的高度为所述第二水解区(23)高度的一半,所述第二上升管(14)的高度为所述第三水解区(24)高度的一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油脂水解反应的水解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水分布器(7)和所述环形油脂分布器(11)上分布有8-20个通孔。
7.利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水解塔进行油脂水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S1,原料油脂经高压泵加压,与水解后的甜水在换热器中进行换热后由水解塔下部进入水解塔;
S2,水经高压泵加压,与水解后的脂肪酸在换热器中进行换热后由水解塔上部进入水解塔;
S3,水解塔底部排出的甜水经蒸发器进行换热,并产生水蒸汽,所述水蒸汽分别通过第一蒸汽分布器(10)、第二蒸汽分布器(9)和第三蒸汽分布器(8)进入水解塔中;
S4,原料油脂由下部进入水解塔后,依次经过第一填料层(21)、第一水解区(22)、第二水解区(23)、第三水解区(24)和第二填料层(6);
S5,反应产生的甜水从水解塔底部排出后在蒸发器中浓缩,浓缩甜水与原料油脂换热后排出,水解后产生的脂肪酸与水换热后排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利用水解塔进行油脂水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塔中的压力范围为1.0-4.0Mpa。
9.如权利要求7所述利用水解塔进行油脂水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油脂和水在水解塔中的反应温度在:180℃-250℃。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利用水解塔进行油脂水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油脂和水的质量比为1∶(0.3-0.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无锡市华达换热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无锡市华达换热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127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