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竹制品染色废水处理技术无效
| 申请号: | 201010171116.3 | 申请日: | 2010-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1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竺驷宇 |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103/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竹制品 染色 废水处理 技术 | ||
技术领域:竹制品染色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低的一万多毫克每升,高的则三四万毫克每升,而标准才100毫克每升。这种类型的生产废水浓度高难处理,直接外排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是毁灭性的,特别是渗透到地下水后,地下水环境需要200年才能完成自我净化。目前该类型生产废水大都用生化技术处理,但这种处理技术一般只适合资金实力较强的企业。
背景技术:竹制品产业在浙江安吉地区是一个支柱型和特色产业,与之配套的竹制品染色加工业有着广泛的市场空间和市场潜力。目前安吉的竹制品染色企业有将近百家,但这些企业的分布广,规模普遍较小,大多为“三无”的家庭作坊式。在这些企业中经过环保部门审批的只有四家,虽然他们有配套的废水处理设施,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设施昂贵,废水排放量小处理成本高,染料浪费大,处理不稳定。未经过环保部门审批的那些企业基本是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染色工艺完成后直接向外环境排放,对当地的外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适合小型竹制品染色企业染色废水的处理办法。基于对环境的巨大破坏,2009年下半年安吉县政府就开展了竹制品污染整治工作,其中明文规定在2010年的5月20日前必须关闭所有未经环保部门审批的竹制品染色加工企业,但原有经过审批的四家企业根本不能满足目前安吉竹制品行业发展的需求和水平。因这类企业有高浓度的生产废水产生,环保部门的审批难度很大,采取了区域限批得手段,大部分地区没有城市管网不予审批,在这个巨大的市场空挡就要产生的时候,就急需一种能对竹制品染色废水进行合理处理的技术。
发明内容:对竹制品染色废水进行回收处理重新利用,并达到零排放的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竹制品染色工艺的流程是先将染色容器加热加水放入一定比例的染料搅拌均匀,然后将竹原料继续蒸煮约一个小时,最后取出进行晾干和烘干处理即可。染色工艺完成后,染色容器内的染色废水因竹原料自身携带的大量的杂质影响染色品质和更换染料颜色而无法继续使用,大部分企业直接向外环境排放。具体实施方案:
1.根据竹制品染色工艺的的染料颜色种类和染料颜色的使用频率分别安装相应数量的染色容器,染料颜色使用频率高的染色容器相应增加,染料颜色使用频率低的配置一个染色容器就可以了,每一种染色容器只染一种颜色,不交叉使用。
2.给每种染色容器配备一台小型板框压滤机和蓄水容器。染色工艺完成后由每种染色容器独立配置的水泵将染色容器内的废水压到各自使用的板框压滤机进行压滤,将竹原料自身携带的大量的杂质过滤掉,然后由管道流到相应的蓄水容器储存。
3.当下次需要重新启用该染色容器色时,相应的蓄水容器配置的独立水泵从蓄水容器内将压滤过的染料废水压到染色容器内重新使用,配色时只要根据客户提供的样品颜色深浅加水或相应的染料就可以了,这样最大程度上最有效地利用了染料,可以节省全年染料费用的百分之四十左右。
4.板框压滤机虑出的杂质在晒干后放入锅炉炉膛内充当燃料使用。
上述方案为企业节省了昂贵的设备投资和高额的处理费用,减少了染料的使用量,大大的减低了加工成本,真正做到了环保的零排放,而且区域性的限制就不存在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竺驷宇,未经竺驷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11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